back_img
好工具
>
书法字典
>
书法字体
>
>
其他
>
樊敏碑

樊敏碑

?名称】 樊敏碑
【类别】 拓本
【年代】 清
【文物现状】 现藏故宫博物院
【简介】
《樊敏碑》,拓本纵255cm,横117cm,隶书,22行,行29字,有篆额阴文“汉故领校巴郡太守樊府君碑”2行12字,碑阴刻北宋眉山邱常与南宋眉山程勤懋题跋,碑首以两兽蟠其上。
东汉建安十年(205年)三月,此碑立于四川芦山(今芦山县),刘盛刻,息喿书。虽见于宋人著录,但碑一度佚失,清道光年间重出土。
杨振方在其《碑帖叙录》中评价此碑:“石质粗而锋芒多杀,无从定其笔法高下,而一种古穆之气终不可磨灭。”
故宫所藏《樊敏碑》清拓本,其中“大”字未损,有朱翼盦题签,并有“师曾眼福”等印7方。
此碑著录于宋赵明诚《金石录》、洪适《隶释》,清孙承泽《庚子销夏记》、陆增祥《八琼室金石补正》。
芦山樊敏碑
疟字释义
拼音 nüè,yào 注音 ㄋㄩㄝˋ,ㄧㄠˋ,
笔划 8 五行
五笔 UAGD

基本释义

〈名〉

  1. (形声。从疒(chuáng),虐声。本义:病名,即疟疾)

  2. 同本义

    疟者,风寒之气不常也。——《素问·疟论》

    许悼公疟。——《左传·昭公十九年》

    疟,寒热休作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疟,酷虐也。凡疾或寒或热耳,而此疾先寒后热两疾,似酷虐者也。——《释名、释疾病》

    狂诵新诗驱疟鬼。——陆游《寓叹》

  3. 又如:疟病(疟疾);疟患(疟病的祸患);疟寒(疟病);疟疠(疟疾;疟疫)

  4. 通“虐”。残暴;灾害

    静作相养,德疟相成。——《马王堆汉墓帛书》

〈动〉

  1. 受虐待。如:疟害(残害)

  2. 另见yào

  3. 瘧yào

  4. ——义同“疟”(nüè),只用于“疟子”(yàozi)

  5. 另见nüè

文字详解



nüè
【名】
(形声。从疒(chuáng),虐声。本义:病名,即疟疾)
同本义〖malaria〗
疟者,风寒之气不常也。——《素问·疟论》
许悼公疟。——《左传·昭公十九年》
疟,寒热休作。——《说文》
疟,酷虐也。凡疾或寒或热耳,而此疾先寒后热两疾,似酷虐者也。——《释名、释疾病》

[查看更多]

疟说文解字
疟字源演变
热门书法家
热门书法作品欣赏
热门应用学习应用
back_img
功能直达
分享
反馈
热门应用
学习教育
好工具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