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ack_img
好工具
>
书法字典
>
书法字体
>
>
其他
>
吴大澂

吴大澂

人物简介
吴大澄(1835~1902),初名大淳,字止敬,又字清卿,号恒轩,吴大澄吴大澄像
晚年又号愙斋,江苏省吴县(今江苏苏州)人。清代学者、金石学家、书画家。善画山水、花卉,书法精于篆书。皆得力于金石鉴赏修养。同治初客沪,入萍花社书画会。清同治七年(1868年)进士,光绪十二年(1886年)擢广东巡抚。任职经历
光绪十三年八月,署河南山东河道总督。光绪十八年授湖南巡抚。中日甲午战争起,他率湘军出关收复海城,因兵败革职。一生喜爱金石,并工诗文书画。主讲龙门书院。少从陈硕甫学篆书吴大澄像,中年后又参以古籀文,益精工。题跋行楷方正流丽,独树一帜。兼长刻印。作山水、花卉,用笔秀逸,尝仿恽寿平山水花卉册,及临黄易访碑图尤妙。精鉴别,喜收藏,尤能审释古文奇字。著有《说文古籀补》、《古玉图考》、《权衡度量考》、《愙斋集古录》、《恒轩所见所藏吉金录》、《愙斋文集》等。历任编修、河北道、太仆寺卿、左副都御史等职。卒年六十八。人物生平搜集与研讨
吴大澄初名大淳,避清穆宗讳改名,字止敬,又字清卿,号恒轩,又别号白云山樵、愙 斋、郑 龛 、白云病叟。江苏吴县人。任编修,陕、甘学政。河南、河北道员,
界字释义
拼音 jiè 注音 ㄐㄧㄝˋ,
笔划 9 五行
五笔 LWJJ

基本释义

〈名〉

  1. (会意。从田,介声。本义:边垂,边境)

  2. 同本义

    界,境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按,田畔也。

    界,垂也。——《尔雅》

    田边谓之界。——《急就篇·顷町界亩》颜注

    诸吏卒民非其部界而擅入他部界。——《墨子·号令》

    去门十里以为界。——《韩非子·五蠹》

   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。——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

    至燕南界。——《战国策·燕策》

    迎公子于界。——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

    境界危恶。——宋·文天祥《指南录后序》

  3. 又如:界分(分界处;地界);界约(两国为明定疆界的界址而缔结的条约);界贼(扰乱国境的盗贼);界至(指边界)

  4. 界限;范围

    是非之封界,分职名象之所起。——《荀子·正议》

    求而无度量分界,则不能不争。——《荀子·礼论》

    奢俭之中,以礼为界。——《后汉书·马融传》

  5. 又如:界说(逻辑名词。即定义);界身子(北宋开封的一街巷名,为当时的商业区);界程(界限和范围);界墙(作为分界的墙壁)

  6. 指某一特殊的境域

    蓬莱仙界海门通。——刘沧《宿题天霁寺诗》

  7. 又如:境界;上界;下界;外界;租界

  8. 职业、工作或性别等相同的一些社会成员的总体。如:各界;知识界;新闻界;教育界

  9. 自然界物质的三大基本分界之一。如:植物界;动物界

  10. 地层系统分类的最高一级,相当于地质年代中的代。界以下为系。如:古生界

  11. 书纸上的行格,上下框为栏,直行为界。如:界方(用以压纸的条状文具,也叫“界尺”);界行(纸或绢上的直行格);界笔(一种用于划直线的画笔)

〈动〉

  1. 毗邻,毗连;接界

    三国之与秦壤界而患急。——《战国策·秦策》

  2. 又如:东界黄海;界边(边界相接);界天(接天)

  3. 划分

    瀑布飞流以界道。——孙卓《游天台山赋》

  4. 又如:界破(划破);界别(划分;区别);界朱(用红笔划成行格);界路(交叉路口);界断(划断;分开)

  5. 离间

    界泾阳,抵穰侯而代之。——扬雄《解嘲》

  6. 隔开。如:界断(分隔开);界稻(农历十一月播种,次年四月收获的一种界于两年之间的稻);界隔(隔开);界障(界隔的屏障)

文字详解


jiè
【名】
(会意。从田,介声。本义:边垂,边境)
同本义〖boundary〗
界,境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按,田畔也。
界,垂也。——《尔雅》
田边谓之界。——《急就篇·顷町界亩》颜注
诸吏卒民非其部界而擅入他部界。——《墨子·号令》
去门十里以为界。——《韩非子·五蠹》

[查看更多]

界说文解字
界字源演变
热门书法家
热门书法作品欣赏
热门应用学习应用
back_img
功能直达
分享
反馈
热门应用
学习教育
好工具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