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ack_img
好工具
>
书法字典
>
书法字体
>
>
楷书
>
颜真卿

颜真卿 唐代

颜真卿(709年-784年8月23日),字清臣,小名羡门子,别号应方,京兆万年(今陕西省西安市)人 ,祖籍琅玡临沂(今山东省临沂市)。唐朝名臣、书法家,秘书监颜师古五世从孙 、司徒颜杲卿从弟。颜真卿书法精妙,擅长行、楷。初学褚遂良,后师从张旭,得其笔法。其正楷端庄雄伟,行书气势遒劲,创“颜体”楷书,对后世影响很大。与赵孟頫、柳公权、欧阳询并称为“楷书四大家”。又与柳公权并称“颜柳”,被称为“颜筋柳骨”。又善诗文,有《韵海镜源》、《礼乐集》、《吴兴集》、《庐陵集》、《临川集》,均佚。宋人辑有《颜鲁公集》。
涎字释义
拼音 xián 注音 ㄒㄧㄢˊ,
笔划 9 五行
五笔 ITHP

基本释义

〈名〉

  1. (形声。从水,延声。本义:唾沫,口水)

  2. 同本义

    涎,小儿唾也。——《三苍》

    喷浪飞唌(涎)。——郭璞《江赋》

    群犬垂涎。——柳宗元《三戒》

  3. 又如:口角流涎;垂涎三尺

  4. 粘液

    咳则腰背相引而痛,甚则咳涎。——《素问》

〈动〉

  1. 流口水

    见元妃痰塞口涎,不能言语。——《红楼梦》

  2. 贪羡,贪图

    主人涎我色,奸我,不从,则鞭挞之。——清·袁枚《新齐谐》

  3. 又如:涎利(贪图利益)

  4. 吐;流。如:涎津溢(唾沫液);涎缕(吐丝)

  5. 厚着脸皮;嬉皮笑脸。如:涎邓邓(含攫取挑逗的样子);涎皮(嘻皮赖脸,厚脸皮);涎脸(厚脸皮;嬉皮笑脸)

  6. 拖;伸。如:涎着半条舌头的黄狗

〈形〉

  1. 呆滞

    虔婆又吃了两杯酒,醉了,涎着醉眼说道:“他府里那些娘娘,不知怎样像画儿上画的美人!——《儒林外史》

  2. 又如:涎不痴的(傻乎乎)

  3. 嬉笑貌

    呸!好不识羞的涎脸!——《西厢记》

  4. 贪馋地盯视。如:涎眼睛(贪婪的眼光);涎眉邓眼(用贪谗的眼光瞧人)

文字详解


xián
【名】
(形声。从水,延声。本义:唾沫,口水)
同本义〖saliva〗
涎,小儿唾也。——《三苍》
喷浪飞唌(涎)。——郭璞《江赋》
群犬垂涎。——柳宗元《三戒》
又如:口角流涎;垂涎三尺
粘液〖mucus〗

[查看更多]

涎说文解字
涎字源演变
热门书法家
热门书法作品欣赏
热门应用学习应用
back_img
功能直达
分享
反馈
热门应用
学习教育
好工具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