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ack_img
好工具
>
书法字典
>
书法字体
>
>
其他
>
朱耷

朱耷

人物概述
朱耷,即八大山人,谱名统*(*为上林下金),为明宁献王朱权九世孙,清初画坛“四僧”之一。明灭亡后,国毁家亡,心情悲愤,落发为僧,法名传綮,字刃庵。又用过雪个、个山、个山驴、驴屋、人屋、道朗等号,后又入青云谱为道。通常称他为朱耷,但这个名字用的时间很短。晚年取八大山人号并一直用到去世。其于画作上署名时,常把“八大”和“山人”竖着连写。前二字又似“哭”字,又似“笑”字,而后二字则类似“之”字,哭之笑之即哭笑不得之意。他一生对明忠心耿耿,以明朝遗民自居,不肯与清合作。他的作品往往以象征手法抒写心意,如画鱼、鸭、鸟等,皆以白眼向天,充满倔强之气。这样的形象,正是朱耷自我心态的写照。画山水,多取荒寒萧疏之景,剩山残水,仰塞之情溢于纸素,可谓“墨点无多泪点多,山河仍为旧山河”,“想见时人解图画,一峰还写宋山河”,可见朱耷寄情于画,以书画表达对旧王朝的眷恋。朱耷笔墨特点以放任恣纵见长,苍劲圆秀,清逸横生,不论大幅或小品,都有浑朴酣畅又明朗秀健的风神。章法结构不落俗套,在不完整中求完整。朱耷的绘画对后世影响极大。
朱耷擅花鸟、山水,其花鸟承袭陈淳、徐渭写意花鸟画的传统。发展为阔笔大写意画
涂字释义
拼音 注音 ㄊㄨˊ,
笔划 10 五行
五笔 IWTY

基本释义

〈名〉

  1. (形声。从水,余声。本义:涂水)

  2. 同本义

  3. 古水名。即今云南省之牛栏江。发源于寻甸,北流至威宁折向西北,至鲁甸县注入金沙江

    涂,水。出益州牧靡南山,西北入渑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4. 洞涡水支流。在山西省榆次县境

  5. 道路。也作“途”

    出于玉之涂。——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
    乡也混然涂之人也。——《荀子·儒效》

    涂巷之人也。——《荀子·劝学》

    故辟门除涂,以迎吾人。——《荀子·王霸》

  6. 又如:涂次(路上;途中);涂夫(路人);涂巷(道路;街坊);涂轨(本指车行之道。引申谓路子,途径);涂数(途程);涂迹(轨迹,途径);涂辙(车轮的痕迹);涂道(路途)

  7. 十二月。古月名

    十二月为涂。——《尔雅》

  8. “塗”的简化字

〈名〉

  1. 泥,泥巴

    塗,泥也。——《广雅》

    见豕负涂。——《易·睽》

    厥土惟塗泥。——《书·禹贡》

    如塗塗附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角弓》

    冻塗。——《礼记·夏小正》

    坐于塗炭。——《孟子》

  2. 又如:涂车(用泥涂制成而饰以彩色的车子。为古时送葬的明器);涂炭(泥淖和炭灰。喻污浊之地。亦谓污浊)

  3. 道路

    道听塗说。——《论语》

    遇诸塗。

    长塗中宿。——司马相如《上林赋》

    天下何思何虑?天下同归而殊涂,一致而百虑。——《易·系辞下》

    立之涂,匠者不顾。——《庄子·逍遥游》

    明乎坦涂。——《庄子·秋水》

    七圣皆迷,无所问涂。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。——《庄子·徐无鬼》

  4. 此义又作“途”。又如:涂不拾遗(道不拾遗);涂说(道路传闻之言);涂次(途中停留);涂陌(道路);涂径(道路;路径);涂路(犹道路);涂殚(路走到尽头)

  5. 引申指途径;门路

    国乱者,民多私义;兵弱者,民多私勇。则削国之所以取爵禄者多涂,亡国之所以贱爵轻禄。——《商君书》

〈动〉

  1. 涂抹;粉刷物品

    涂明耳目。——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

  2. 又如:涂白(在树干上涂抹白涂剂);涂附(在污泥上再涂上污泥。比喻以恶附恶);涂地(涂抹、漫布于地);涂墍(用泥涂抹屋顶或墙壁)

  3. 乱写乱画。如:涂鸦(比喻胡写乱画或书法幼稚);涂乙(改窜文字。抹去称为涂,勾改称为乙。乙是勾改的符号);别在墙上乱涂

  4. 使不清楚或模糊。如:涂掉几个字

文字详解



【名】
(形声。从水,余声。本义:涂水)
同本义〖TuRiver〗
古水名。即今云南省之牛栏江。发源于寻甸,北流至威宁折向西北,至鲁甸县注入金沙江
涂,水。出益州牧靡南山,西北入渑。——《说文》
洞涡水支流。在山西省榆次县境
道路。也作“途”〖road〗
出于玉之涂。——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
[查看更多]

涂说文解字
涂字源演变
热门书法家
热门书法作品欣赏
热门应用学习应用
back_img
功能直达
分享
反馈
热门应用
学习教育
好工具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