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ack_img
好工具
>
书法字典
>
书法字体
>
>
楷书
>
褚遂良

褚遂良 唐代

褚遂良(596年—658年或659年),字登善,杭州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 ,祖籍阳翟(今河南禹州),唐朝政治家、书法家。褚遂良工于书法,初学虞世南,后取法王羲之,与欧阳询、虞世南、薛稷并称“初唐四大家”,传世墨迹有《孟法师碑》《雁塔圣教序》等。初唐书法家中,以欧阳询、褚遂良二人最具有创新精神,褚遂良最能与时俱进,欧、虞两人书法,保留隋朝书风较多,褚遂良书法则能汲取众家之长,不被前辈们多抑制,他的字给人感觉骨肉分量达到均衡,且刚柔并济,清朗秀劲,英俊潇洒,力和美、骨与韵趋于一体,“真正开启‘唐楷’门户,堪称隋唐楷书过度的桥梁”,最终推动了唐代尚法书风的形成。
泡字释义
拼音 pào,pāo 注音 ㄆㄠˋ,ㄆㄠ,
笔划 8
五笔 IQNN

基本释义

〈名〉

  1. (形声。从水,包声。本义:浮沤,水泡)

  2. 同本义。如:水泡;肥皂泡

  3. 像水泡一样的东西。如:手上起了泡;泡灯(同“炮灯”。一种圆形的灯);泡头钉(钉的一种。钉帽鼓起呈泡状);泡幻(如水泡般空幻);血泡

〈动〉

  1. 用沸水、热水烫浸,或将东西浸在水中。如:泡种谷;泡咖啡;泡茶(把干果、蜜饯等泡在茶里,叫泡茶);泡在牛奶里的面包

  2. 较长时间地呆在某处消磨。如:大家陪着“泡”一天可受不住呢!;泡病号(指借故称病长期不上班,或小病大养);别瞎泡了,快把工作做完

  3. 另见pāo

〈名〉

  1. 古水名。又名丰水

    泡,泡水,出山阳平乐,东北入泗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2. 鼓起而松软的东西。如:豆腐泡儿;眼泡儿

〈形〉

  1. 盛大

    泡,盛也。——《方言》二

  2. 又如:泡溲(水盛大的样子)

  3. 〈方〉∶虚而松软。如:这块木料发泡;泡枣

〈量〉

  1. 用于屎尿或涕泪。如:撒一泡尿;拉泡屎

  2. 相当于“番”、“回”

    顺便去会制台,着实恭维一泡。——《文明小史》

  3. 另见pào

文字详解


pāo
【名】
古水名。又名丰水〖PaoRiver〗
泡,泡水,出山阳平乐,东北入泗。——《说文》
鼓起而松软的东西〖sth。puffyandsoft〗。如:豆腐泡儿;眼泡儿


pāo
【形】

[查看更多]

泡说文解字
泡字源演变
热门书法家
热门书法作品欣赏
热门应用学习应用
back_img
功能直达
分享
反馈
热门应用
学习教育
好工具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