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ack_img
好工具
>
书法字典
>
书法字体
>
>
其他
>
杨岘

杨岘

个人简介
杨岘(1819─1896)字庸斋、见山,号季仇,晚号藐翁,自署迟鸿残叟,浙江归安(今湖州)人。咸丰五年(1855)举人,应会试不中,曾入曾国藩、李鸿章幕中,参佐军务。50岁以后负责海道漕运事务,官至盐运使,其间曾任江苏松江知府,因得罪上僚被劾罢官。此后即寓居苏杨岘书法州,读书著述,以卖字为生。
杨岘的书法属于北碑派,曾拜书家臧寿恭为师学习书法,精研隶书,于汉碑无所不窥,名重一时。由于他取法广泛,临习勤奋,因而下笔极其熟练,个人风格也十分明显。其隶书主要致力于《开通褒斜道》、《石门颂》、《礼器碑》,在字形结构上,他一反前人学汉碑均取其方整严密的习惯,对字形尽量采取上部紧密、下部疏朗的处理方法,尤其是撇、捺及长竖等笔画,左、右伸展,波挑飞扬, 将汉碑的雍容端庄通过迅速的运笔和熟练的提按动作,形成一种犀利峭拔、活泼飘动、神采焕发的形象,因而被人称为是用草法写隶书。作风瘦劲矫健,疏中求紧密,其用笔明快爽畅,用墨多求变化。常用淡墨和宿墨创作,这在当时的碑学书法家中是少见的。咸丰、同治时期,他的隶书最为突出,影响较大。杨岘书法之余,还攻古诗文辞,著有《庸斋文集》、《迟鸿轩诗钞》等。
汲字释义
拼音 注音 ㄐㄧˊ,
笔划 6 五行
五笔 IEYY

基本释义

〈名〉

  1. 中国县名。在河南省

〈动〉

  1. (会意。从水,及声。本义:从井里打水,取水)

  2. 同本义

    汲,引水于井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汲,取也。——《广雅》

    可用汲。——《易·井》

    而出溉汲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慎行论》

    而谷汲者。——《韩非子·五蠹》

    每汲用。——宋·陆游《过小孤山大孤山》

    有泉可汲。——明·顾炎武《复庵记》

  3. 又如:汲古(钻研古书,如汲水于井);汲水(引水;取水)

  4. 牵引

    凡任,索约,大汲其版,谓之无任。——《周礼·考工记·匠人》

  5. 引导

    汲郑伯。——《谷梁传·襄公十年》

  6. 又如:汲善(引人向善)

  7. 引荐;提拔。如:汲扬(汲引,引荐而显扬之)

〈形〉

  1. 用同“急”。急剧

    不汲汲于富贵。——《汉书·扬雄传》

  2. 又如:汲汲忙忙(十分急迫繁忙);汲汲营营(急迫追求的样子)

  3. 用同“岌”。如:汲汲

文字详解


jí
【动】
(会意。从水,及声。本义:从井里打水,取水)
同本义〖drawwater〗
汲,引水于井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汲,取也。——《广雅》
可用汲。——《易·井》
而出溉汲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慎行论》
而谷汲者。——《韩非子·五蠹》

[查看更多]

汲说文解字
汲字源演变
热门书法家
热门书法作品欣赏
热门应用学习应用
back_img
功能直达
分享
反馈
热门应用
学习教育
好工具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