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ack_img
好工具
>
书法字典
>
书法字体
>
>
其他
>
毛泽东

毛泽东 当代

毛泽东(1893年12月26日-1976年9月9日),字润之(原作咏芝,后改润芝),笔名子任。湖南湘潭人。中国人民的领袖,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,无产阶级革命家、战略家和理论家,诗人,书法家。毛泽东手书古诗词,在书法境界上已臻出神入化。从百幅真迹来看,毛泽东的书法和诗意极为融洽,浑然一体,豪迈、苍凉、委婉、激越,风雨雷电、水流花开、天地肝胆、大泽龙蛇,博大的心胸、纯美的诗情,毛泽东凭手中的长锋狼毫笔,在尺幅间、时空中,留下了人间正道、男儿意气、云水襟怀和审美理想。可以说,毛泽东的书法在六十至七十年代,已达到了巅峰。 有人形容其有“二王”之秀逸,孙过庭之俊美,张旭之狂韵,怀素之放肆,苏黄之雄厚。
殆字释义
拼音 dài 注音 ㄉㄞˋ,
笔划 9 五行
五笔 GQCK

基本释义

〈形〉

  1. (形声。从歹(è),台声。本义:危险)

  2. 同本义

    殆,危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民今方殆,视民梦梦——《诗·小雅·正月》

    亦曰殆哉。——《书·秦誓》。传:“危殆。”

    晋有三不殆。——《左传·昭公四年》。注:“危也。”

    兵殆于垂沙。——《荀子·议兵》。注:“谓危亡也。”

    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。——《孙子·谋攻》

    三守不完,则国危身殆。——《韩非子·三守》

    备危恐殆,急置太子,祸乃无从起。——《韩非子·扬权》

    此二者,殆物也。——《韩非子·忠孝》

  3. 又如:殆危(危险)

  4. 困乏;疲惫

    以有涯隨无涯,殆已。——《庄子·养生主》。向注:“疲困之谓也。”

    日将暮,步履颇殆,休于路侧。——《聊斋志异》

  5. 假借为“怠”。懒惰

    周行而不殆。——《老子·二十五章》

    受命不殆。——《诗·商颂·玄鸟》

    滋敝邑休殆。——《左传·昭公五年》

    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——《论语·为政下》

〈副〉

  1. 表推测,相当于“大概”、“几乎”

    殆于不可。——《孟子》

    沛公殆天授。——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

    殆有神护者。——明·归有光《项脊轩志》

    游历殆遍。——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》

    扬州城下,进退不由,殆例送死。——宋·文天祥《指南录·后序》

  2. 又如:敌人伤亡殆尽;殆其(大概);殆庶(庶几,近似)

  3. 表示范围,相当于“仅仅”、“只”

    此殆空言,非至计也。——《汉书·赵充国传》。颜师古注:“殆,仅也。”

  4. 表示肯定,相当于“当然”、“必定”

    (彼)投吾所忌,用吾所长,是殆益敌资而遗敌胜耳,不可不察。——宋·辛弃疾《美芹十论》

  5. 表示时间,相当于“将”、“将要”

    女心伤悲,殆及公子同归。——《诗·豳风·七月》

文字详解


dài
【形】
(形声。从歹(è),台声。本义:危险)
同本义〖danger〗
殆,危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民今方殆,视民梦梦——《诗·小雅·正月》
亦曰殆哉。——《书·秦誓》。传:“危殆。”
晋有三不殆。——《左传·昭公四年》。注:“危也。”
兵殆于垂沙。——《荀子·议兵》。注:“谓危亡也。”

[查看更多]

殆说文解字
殆字源演变
热门书法家
热门书法作品欣赏
热门应用学习应用
back_img
功能直达
分享
反馈
热门应用
学习教育
好工具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