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ack_img
好工具
>
书法字典
>
书法字体
>
>
其他
>
会稽刻石

会稽刻石

历史遗迹:会稽刻石
“会稽刻石”碑文图片浙江绍兴文化积淀深厚,遗存大量历代刻石与碑版,成为今人研究当时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情况的珍贵史料。其中存世最早的首推秦始皇东巡时所立的会稽刻石。
公元前210年(秦始皇帝三十七年),秦王嬴政巡游江南时,曾在会稽祭大禹,他登上秦望山(原名天柱峰),以望东海。为了宣扬他统一中国的公德,于是命丞相李斯手书铭文,刻石记功,立碑石于秦望山(一说鹅鼻山、何山)之巅。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“会稽刻石”。由于系由李斯撰并书,故俗称“李斯碑”。碑文三句一韵,每字四寸见方,以小篆书写,共289字,其内容主要称颂秦王统一中国的业绩及秦王朝奉行的大政方针。后来司马迁将此全文载入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。
会稽刻石历来受人重视,各种史书多有记述。东汉《越绝书》记载:“(秦始皇)东汉之会稽……取钱塘浙江岑石。石长丈四尺,南北面广尺六寸,刻丈六于越东山上。”北魏《水经注》记载:“秦始皇簦会稽山,刻石纪功尚在山侧。”《南史·范云传》记载:“会稽秦望山有始皇刻石,文皆大篆,人多不识。”南朝《会稽记》称:“昔秦始皇登此,使李斯刻石,其碑见在。”此碑和碑文至少到南梁时期仍然存在。
由于
樂字释义
拼音 lè,yuè,yào,lào 注音 ㄌㄜˋ,ㄩㄝˋ,ㄧㄠˋ,ㄌㄠˋ,
笔划 15
五笔 XRXS

基本释义

[ lè ]

1。歡喜、愉悅:“快樂”、“歡樂”、“樂事”。《論語•學而》:“有朋自遠方來,不亦樂乎!”

2。快樂的事或態度:“人生一大樂”。《左傳•隱公元年》:“其樂也融融。”《論語•雍也》:“回也不改其樂。”

3。聲色情事。《國語•越語下》:“今吳王淫於樂而忘其百姓。”

4。笑:“把一屋子的人都逗樂了!”

5。喜愛:“樂於助人”、“樂於行善”。

[ yuè ]

1。有規律而和諧動人的聲音:“音樂”、“奏樂”、“軍樂”。《論語•子路》:“事不成,則禮樂不興。”

2。六經之一。即樂經,相傳亡於秦火:“詩、書、禮、樂、易、春秋,謂之六經。”

3。姓。如戰國時燕國有樂毅。

[ yào ]

喜好、欣賞。用於文言文。《論語•雍也》:“知者樂水,仁者樂山。”

[ lào ]

地名用字。如河北省有樂亭、山東省有樂陵。

文字详解


[查看更多]

樂说文解字
樂字源演变
热门书法家
热门书法作品欣赏
热门应用学习应用
back_img
功能直达
分享
反馈
热门应用
学习教育
好工具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