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ack_img
好工具
>
书法字典
>
书法字体
>
>
其他
>
宋克

宋克 未知

宋克(1327―1387)字仲温,一字克温,自号南宫生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是明代初期闻名于书坛的书法家“三宋二沈”之一。与高启等称十友,诗称十才子。宋克学书取法甚高,楷宗钟繇,行书慕二王,章草学皇象之《急就章》,笔力清峭劲拔,笔意圆融洒脱,尤其是他的小草和章草,冠绝一代,吴宽评其书谓:“一克书出魏晋,深得钟王之法,故笔精墨妙,而风度翩翮可爱。仲温书索靖草书势,盖得其妙而无愧于靖者也。”其书出于魏晋,深得钟、王之法。擅长楷书、草书,尤精工章草,为当时第一。他的章草,延续赵孟頫、邓文原的风格又有所发展,融入了今草和行书的写法,更加流利、矫健。
检字释义
拼音 jiǎn 注音 ㄐㄧㄢˇ,
笔划 11 五行
五笔 SWGI

基本释义

〈名〉

  1. (形声。从木,佥(qiān)声。本义:书匣上的标签)

  2. 同本义

    检,书署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按,今字作签。

    辄皂囊施检。——《后汉书·公孙瓒传》

  3. 又如:检封(缄封,封藏);检素(封好的信,书信)

  4. 法式,法度

    检,法度也。——《苍颉篇》

    然物有恒姿,而思无定检。——《文心雕龙·物色》

  5. 又如:检式(法式;制度);检押(也作“检柙”,“检狎”。规矩,法度;或匡正)

  6. 品行;节操

    初,朗少时虽涉猎文学,然不治素检,以吏能见称。——《三国志》

〈动〉

  1. 约束,限制

    德亡首褒不检。——《汉书·王莽传》。注:“局之。”

    自此致身绳检外,肯教世路日兢兢。——司徒空《退栖》

  2. 又如:检束(整顿好行装);检勑(检点,整饬);检邪(制止邪气);检勒(检点约束);检局(约束,节制)

  3. 考查,察验

    骠骑执法以检下。——《后汉书·周黄徐姜申屠传》。注:“犹察也。”

  4. 又如:检还(查点清楚后归还);抄检(搜查,查抄);检尸(验尸);检视(检查,料理);检详(审查考核)

  5. 拣选,挑出。如:检举(选拔;举荐)

  6. 翻阅,查阅。如:检卷(检阅文书案卷);检书(翻阅书籍);检量(查阅斟酌)

  7. 收拾,整理。如:检场(收拾场地;收拾场地的人);检幅(修整边幅);检饬(整治);检晒(整理翻晒)

  8. 通“敛”。收敛,约束言行;收聚

    检身若不及。——《书·伊训》。《正义》云:检,谓自摄敛也。

   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。——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
    此数检百里之地也。——《管子·山权数》

〈形〉

  1. 端正的。如:检正(端正的操行);检著(正大精辟);检才(坏蛋;滑头)

  2. 有法度的。如:检检(有法度的样子)

文字详解



jiǎn
【名】
(形声。从木,佥(qiān)声。本义:书匣上的标签)
同本义〖bookmark〗
检,书署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按,今字作签。
辄皂囊施检。——《后汉书·公孙瓒传》
又如:检封(缄封,封藏);检素(封好的信,书信)
法式,法度〖laws;statutes〗

[查看更多]

检说文解字
检字源演变
热门书法家
热门书法作品欣赏
热门应用学习应用
back_img
功能直达
分享
反馈
热门应用
学习教育
好工具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