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ack_img
好工具
>
书法字典
>
书法字体
>
>
篆书
>
杨沂孙

杨沂孙

简介
杨沂孙(1812或181——1881),清代书法家。字子舆,一作子与,号泳春,晚号濠叟,江苏常熟人。道光二十三年(一八四三)举人,官至凤阳知府。工钟鼎、石鼓、篆杨沂孙、隶与邓石如颉颃。气魄不及,而丰神过之。偶刻印,亦彬雅迈伦。著印印。卒年七十。工篆书,融会大、小篆。篆法精纯,学力深厚。自唐李阳冰之后,无能有继承者,孙氏以篆书著称于世,行书较罕见,但也写得很好。邓石如、杨沂孙以其独特风格的篆书方法,令人一新耳目,使这种已失去实用价值的文字以其独特的美感,在书法艺术园地中重放光彩,其功不可泯。马宗霍《霋岳楼笔谈》评其篆书:“濠叟篆书,功力甚勤,规矩并备,所乏者韵耳。”传世书迹较多。《赠少卿尊兄七言联》,纸本墨迹,行书。七言联1则。凡上联下联正文14字,款10字,刊于日本《明清书道图说》。此行书联,以颜、柳之楷为体,又取各家之长,使圆浑之劲,用藏锋之功,寓巧于拙,借古于今,创造出自家的风格。由于他书法的功力深厚,字迹笔划劲利,布局法度谨严,且有疏朗开阔、遒婉俊逸的华采。这是杨氏此作的主要特点。此联中的小字落款,也十分得体,笔势流畅、洒脱,字的大小与整幅字配合得很是协调,给整个作品增添
末字释义
拼音 注音 ㄇㄛˋ,
笔划 5 五行
五笔 GSI

基本释义

〈名〉

  1. (指事。金文字形。“木”上加一点,指明树木末梢所在处。本义:树梢)

  2. 同本义

    末,木上曰末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不揣其本,而齐其末。——《孟子》

    末有十日,其华照下地。——《淮南子·地形》

    末大必折。——《左传·哀公十一年》

  3. 又如:末大(树木枝端粗大。喻部属势力强大);末大必折(树木枝端粗大,必折其干。喻下属权重,危及上级);末杪(末尾);末梢(末尾;最后)

  4. 泛指物的末端、末尾

    元首末要。——《周书·武顺》

    风淫末疾。——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。注:“四肢也。”

   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。——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
    譬若锥之处囊中,其末立见。——《史记·平原君虞卿列传》

    非特其末见而已。

    强弩之末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

    左手执卷末。——明·魏学洢《核舟记》

  5. 又如:末大不掉(犹尾大不掉。比喻部属势力强大,难以驾驭);末岁(岁末);末冬(冬末);末秋(秋末);末春(春末)

  6. 古代称农为本,反本为末,即工商业

    末技游食之民。——汉·贾谊《论积贮疏》。注:(末伎。古指工商业不值得重视的技能,游食,不劳而食)

  7. 又如:末民(古称从事工商业的人);末产(手工业、商业);末作(古代指工商业);末利(古代指工商业);末生(末业。指工商业)

  8. 传统戏曲角色名。主要扮演中年男子

    杂剧有正末、副末之名。——焦循《剧说》

  9. 末期;晚年

    武王末受命。——《礼记·中庸》

    申末酉初。——《广东军务记》

    崇祯末。——清·方苞《左忠毅公逸事》

  10. 又如:末尾三梢(收场,结局);物有本末,事有终始;他三月末回来;末限(最后期限);末垂(最后的时日)

  11. 细的粉末

    丝末。——《荀子·礼论》

  12. 又如:茶叶末;粉笔末;面色末;药末

  13. 蓋在车轼上遮蔽风尘的帷席

    寝兕、持虎、蛟韅、丝末、弥龙,所以养威也。——《荀子·礼论》

〈形〉

  1. 卑微

    志末也。——《后汉书·象上传》

  2. 又如:末志(卑微的志向);末臣(地位低贱之臣);末官(卑小的官);末陋(卑微鄙陋);末位(卑微的职位);末皂(卑贱的隶役);末品(卑官)

  3. 低级

    末流。——《后汉书·班彪传》。注:“犹下流也。”

  4. 又如:末弁(低级武官);末列(犹下位。多用作谦词);末底(最底下);末俗(末世的习俗,低下的习俗)

  5. 微不足道

    末之卜也。——《礼记·檀弓》。注:“微也。”

  6. 又如:末事(微不足道的小事);末行(微不足道的行为);末用(无足轻重之物);末务(小事,无关紧要的事);末务(小事,无关紧要的事)

  7. 细,小

    浅智之所争,则末矣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精喻》

  8. 又如:末务(小事,无关紧要的事);末操(小节);末派(水的支流或下游)

  9. 肤浅

    末学肤受。——张衡《东京赋》

  10. 又如:末学(浅薄的学者;肤浅无本之学);末议(谦称自己的议论或意见);末说(肤浅无本之说)

  11. 非根本,次要。如:末务(非根本的事。世俗琐事);末法(不能治本的法术)

〈动〉

  1. 通“瀎”。抹拭

    三数叔鱼之恶,不为末减。——《左传·昭公十四年》

文字详解



【名】
(指事。金文字形。“木”上加一点,指明树木末梢所在处。本义:树梢)
同本义〖tipoftree〗
末,木上曰末。——《说文》
不揣其本,而齐其末。——《孟子》
末有十日,其华照下地。——《淮南子·地形》
末大必折。——《左传·哀公十一年》
又如:末大(树木枝端粗大。喻部属势力强大);末大必折(树木枝端粗大,必折其干。喻下属权重,危及上级);末杪(末尾);末梢(末尾;最后)

[查看更多]

末说文解字
末字源演变
热门书法家
热门书法作品欣赏
热门应用学习应用
back_img
功能直达
分享
反馈
热门应用
学习教育
好工具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