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ack_img
好工具
>
书法字典
>
书法字体
>
>
其他
>
冯承素

冯承素

简介冯承素(617-672),字万寿,长乐信都(今陕西西安)人。唐代书法家。贞观(627-649)时任内府供奉挧书人,直弘文馆。贞观十三年,内出《乐毅论》真迹令承素模写,赐长孙无忌、房玄龄、高士廉、侯君集、魏徵、杨师道等六人。并笔势精妙,备诸楷则。”冯又与赵模、诸葛贞、韩道政、汤普澈等人奉旨勾摹王羲之《兰亭序》数本,太宗以赐皇太子诸王,见于历代记载。时评其书“笔势精妙,萧散朴拙。”据近年出土的《冯承素墓志》所载,他在唐高宗时官至中书主书,至咸亨三年(672)十月在长安通化里家中病逝,卒年五十六岁,与妻子朱氏合葬于乾封县(今属西安市)高阳原(在西安市长安区)。冯承素墓志特点传世王羲之《兰亭序》摹本(神龙本)自元《冯摹兰亭序》卷,唐,冯承素摹代郭天锡后,一般衍称为冯承素手摹本。帖中破锋、断笔、结字、行墨, 均精徵入神。《冯摹兰亭序》卷,唐,冯承素摹,纸本,行书,纵24.5cm,横69.9cm。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卷前纸13行,行距较松,后纸15行,行距趋紧,然前后左右映带,攲斜疏密,错落有致,通篇打成一片,优于其它摹本。用笔俯仰反复,笔锋尖端锐
映字释义
拼音 yìng 注音 ㄧㄥˋ,
笔划 9 五行
五笔 JMDY

基本释义

〈动〉

  1. (形声。从日,央声。本义:照)

  2. 同本义

    映,明也。——《说文新附》

    日阴曰映。——《通俗文》

    冠盖相映。——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

    映日荷花别样红。——宋·杨万里《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》

    映日不可逼视。——《广东军务记》

  3. 又如:映耀(辉映;照耀);映日(映照着日光);辉映(照耀,映射)

  4. 反映,因光线照射而显出

    狭石分花径,长桥映水门。——北周·庾信《咏画屏风》

  5. 又如:垂杨柳倒映在水里;放映(利用强光装置把图片或影片上的形象照射在幕上或墙上);映入眼帘

  6. 映衬

    千里莺啼绿映红,水村山郭酒旗风。——唐·杜牧《江南春绝句》

  7. 又如:映协(互相映衬和协);映媚(互相映衬而成一种美的景致)

  8. 遮;隐藏

    疏条交映。——吴均《与朱元思书》

  9. 又如:映掩(掩映);映身(隐身);映蔽(遮蔽)

〈名〉

  1. 阳光

    山岗有余映,岩阿增重阴。——王粲《七哀》

  2. 未时。午后一到三时

    梁元帝《纂要》云:“日在午曰亭,在未曰映。”——明·杨慎《丹铅续录》

文字详解



yìng
【动】
(形声。从日,央声。本义:照)
同本义〖shine〗
映,明也。——《说文新附》
日阴曰映。——《通俗文》
冠盖相映。——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
映日荷花别样红。——宋·杨万里《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》

[查看更多]

映说文解字
映字源演变
热门书法家
热门书法作品欣赏
热门应用学习应用
back_img
功能直达
分享
反馈
热门应用
学习教育
好工具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