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ack_img
好工具
>
书法字典
>
书法字体
>
>
其他
>
索靖

索靖

人物简介
索靖(公元239—303年),晋代书家,中国书法史上成就卓著的书法家,字幼安,是西晋时期敦煌龙勒(今属甘肃省)人。他出生在一个累世官宦之家,官征西司马、尚书郎,封安乐亭侯,谥日庄。善章草书,峻险坚劲,自名日“银钩虿尾”。著有《草书状》一篇。父亲索湛,担任过北地太守。人物生平
索靖年轻时就有“逸群之量”,与同乡汜哀、索永等五人均在太学读书,才艺绝人,驰名海内,被人们称为“敦煌五龙”。可惜,其他四人,相继早亡,独索靖一人“博经史,兼通内纬”,在文学和书法艺术上造诣很深。当时的显官名士如傅玄、张华等人,对索靖非常赏识,都乐意和他交朋友。
索靖流传后世的书法作品有《出师表》、《月仪帖》、《急就章》等。宋代著名的《淳化阁帖》也收集了索靖的墨迹。他的书法对后世影响很大。唐代书法家欧阳询平生最重法度,不肯轻易推许古人。一次,他路见索靖书写的碑石后,竟卧于碑下,朝夕摩掌,不忍离去。
索靖平生著述颇丰,著有《草书状》一篇,对书法演变、风格、气韵、用笔及章法等作了全面精辟的论述,有些基本观点,至今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。他还著有《五行三统正验论》一书,此外还有《索子》、《晋诗》各20卷,
族字释义
拼音 注音 ㄗㄨˊ,
笔划 11 五行
五笔 YTTD

基本释义

〈名〉

  1. (会意。本义:箭头)

  2. 同本义

    族,矢锋也。束之族族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

  3. 家族,氏族

    克明俊德,以亲九族。——《书·尧典》。陆德明释文:“上自高祖,下至玄孙,凡九族。”

  4. 又如:大族(人口多、分支繁的家族);族氏(宗族姓氏);族正(清时聚族而居的地方;挑选族中地位名望最高的人主持和裁决本族事务,名为“族正”)

  5. 姓氏,表明家族、宗族系统的称号

    亡秦族矣。——汉·贾谊《过秦论》

    其诗以养父母、收族为意。(收:聚,团结)——宋·王安石《伤仲永》

    繁衍之族。——清·洪亮吉《治平篇》

  6. 又如:族地(一姓一族的土地);族姓(同姓的亲族;家族姓氏;世族大姓)

  7. 民族。如:汉族;回族;维吾尔族

  8. 古代百家为一族

    四闾为族,使之相葬。——《周礼》。郑玄注:“闾,二十五家;族,百家。”

  9. 又如:族长

  10. 品类,种类

    士大夫之族。——唐·韩愈《师说》

    莫不族布。——明·刘基《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》

  11. 动植物分类学中相当于亚群或子群,或在此之下,但经常次于亚科的单位;亦指不按分类学的自然群。如:猫族;玫瑰族

  12. 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

    每至于族,吾见其难为,怵然为戒。——《庄子·养生主》

〈动〉

  1. 灭族。把家族成员全部处死

    族秦者,秦也,非天下也。——唐·杜牧《阿房宫赋》

  2. 又如:族诛(族灭。一人犯罪,整个家族、亲属被诛灭)

  3. 丛聚

    云气不待族而雨,草木不待黄而落。——《庄子》

  4. 又如:族生(丛生);族居(群居;聚居);族云(凝聚的云气)

〈形〉

  1. 众多

    行久之物,族必起于少——《韩非子·喻老》

  2. 又如:族庖(众庖。指一般的厨师)

文字详解



【名】
(会意。本义:箭头)
同本义〖arrowhead〗
族,矢锋也。束之族族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
家族,氏族〖clan〗
克明俊德,以亲九族。——《书·尧典》。陆德明释文:“上自高祖,下至玄孙,凡九族。”
又如:大族(人口多、分支繁的家族);族氏(宗族姓氏);族正(清时聚族而居的地方;挑选族中地位名望最高的人主持和裁决本族事务,名为“族正”)
姓氏,表明家族、宗族系统的称号〖surname〗

[查看更多]

族说文解字

族【卯集下】【方部】 康熙筆画:11画,部外筆画:7画

〔古文〕㞺𥎩𥎼𥏁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𠀤昨木切,音鑿。《說文》矢鋒也。束之族族也。《類篇》一曰从㫃,㫃所以標衆矢之所集。

聚也。《書·堯典》以親九族。《註》高祖至𤣥孫之親。《詩·周南》振振公族。《傳》公族,公同祖也。《周禮·春官·小宗伯》掌三族之別,以辨親疏。《註》三族,謂父子孫,人屬之正名。《左傳·隱八年》無駭卒,羽父請諡與族。《疏》族者,屬也。與其子孫共相聯屬,其傍支別屬,則各自立氏。

《書·堯典》方命圯族。《傳》族,類也。

《書·泰誓》罪人以族。《傳》一人有罪,𠛬及父母妻子,言𠛬濫。

《周禮·地官·大司徒》四閭爲族。《註》閭二十五家,族百家。

《左傳·襄八年》謀之多族。《註》族,家也。

《爾雅·釋詁》木族生爲灌。《註》族,叢生。《疏》木叢生者爲灌。

《莊子·養生主》庖丁解牛,每至於族,吾見其難爲。《註》交錯聚結爲族。

《集韻》作木切,音鏃。義同。

千𠋫切,音凑。與蔟同。《前漢·律歷志》一曰黃鐘,二曰太族。《淮南子·泰族訓註》泰言古今之道,萬物之指,族於一理,明其所謂也。

《集韻》《正韻》𠀤則𠋫切,音奏。樂變也。《前漢·嚴安傳》調五聲,使有節族。《註》蘇林曰:族音奏。師古曰:奏,進也。

《集韻》《類篇》𠀤先奏切,音漱。嗾,或作族。使犬聲。

族字源演变
热门书法家
热门书法作品欣赏
热门应用学习应用
back_img
功能直达
分享
反馈
热门应用
学习教育
好工具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