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ack_img
好工具
>
书法字典
>
书法字体
>
>
草书
>
徐伯清

徐伯清

徐伯清 男,汉族,当代书法家,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。上世纪七十年代,上海书画出版社编辑、并陆续出版了一套《常用字字帖》,其中的草书部分五千字,是由徐伯清先生所写。
徐伯清先生出生于浙江温州雁荡山的中医世家,自小热爱书法,并得到张大千、吴湖帆、谢稚柳等名师指点。很长一段时间,他每天伏案10小时,用蝇头小楷录入200余万字《宋人轶事汇编》,被老师谢稚柳赞为“有六朝人笔意”。经过吴湖帆的点拨,他在颜体基础上,潜心钻研褚遂良和“瘦金体”。徐伯清对书法的执着一生未变,同时热衷书法教育,一生教过的学生难以计数,很多已成当今书坛的中坚力量。徐伯清所著《儿童学书法》一书首印七万册,并不断重版,影响了几代人。《常用字字帖》,此书已印刷数千万册。
徐伯清先生于2010年10月9日因病在上海曙光医院逝世,享年85岁。
斤字释义
拼音 jīn 注音 ㄐㄧㄣ,
笔划 4
五笔 RTTH

基本释义

  1. ——如“千斤”(qiānjin):起重的工具

  2. 另见jīn

〈名〉

  1. 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是横刃,下为曲柄,象斧斤形。本义:斧子一类的工具)

  2. 同本义。一般用以砍木,与斧相似,比斧小而刃横

    今,斫木斧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段注:“凡斫物者皆曰斧,斫木之斧,则谓之斤。”

    于是乎丌釿锯制焉。以釿为之。——《庄子·在宥》

    皆执利兵,无者执斤。——《左传·哀公二十五年》

    不夭斤斧。——《庄子·逍遥游》

    以斧斤考击而求之。——宋·苏轼《石钟山记》

  3. 又如:斤斧(斧头);斤墨(斧头与墨斗);斤凿(斧头与凿子)

  4. 古代一种似锄但比锄小的农具

    恶金以铸锄、夷、斤…——《国语》

〈动〉

  1. 砍削,砍杀

    不斤不斧。——皮日休《河桥赋》

    横斤山木。——《南史·宋测传》

  2. 又如:斤削(砍削);斤迹(斧头削砍的痕迹);斤械(用斧砍削)。又指对文字的删削修饰。如:斤正(斤斧,斤削。请人修改诗文的敬辞)

  3. 过分计较。如:斤斤较量(在琐碎的小事上过分计较)

〈量〉

  1. 也作“觔”。中国和东南亚各国所用的各种重量单位中,均在600克左右;亦指中国在1929年规定的标准单位,等于1。1023磅或500克

    十六两为一斤。——《汉书·律历志》

    四十斤金椎。——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

    千余斤。——唐·白居易《卖炭翁》

    四五十斤。——明·魏禧《大铁椎传》

    市肉二斤。——清·张廷玉《明史》

  2. 又如:斤两(计算重量的单位);斤重(重量)

文字详解


jīn
【名】
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是横刃,下为曲柄,象斧斤形。本义:斧子一类的工具)
同本义〖axe〗。一般用以砍木,与斧相似,比斧小而刃横
今,斫木斧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段注:“凡斫物者皆曰斧,斫木之斧,则谓之斤。”
于是乎丌釿锯制焉。以釿为之。——《庄子·在宥》
皆执利兵,无者执斤。——《左传·哀公二十五年》
不夭斤斧。——《庄子·逍遥游》
以斧斤考击而求之。——宋·苏轼《石钟山记》

[查看更多]

斤说文解字
斤字源演变
热门书法家
热门书法作品欣赏
热门应用学习应用
back_img
功能直达
分享
反馈
热门应用
学习教育
好工具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