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ack_img
好工具
>
书法字典
>
书法字体
>
>
其他
>
隶辨

隶辨

隶辨
八卷(内府藏本)
国朝顾蔼吉撰。蔼吉号南原,长洲人。是书钩摹汉隶之文,以宋《礼部韵》编次。每字下分注碑名,并引碑语。前有《自序》云:“锐志精思,采摭汉碑所有字,以为解经之助。有不备者求之《汉隶字源》。”又云:“《字源》多错谬。舩船称再,体或不分。血皿朋多,形常莫别。悉从《隶释》、《隶续》,详碑定字,指摘无馀。”今考此书,字形广狭,与世所刻娄机《汉隶字源》相同,是阴以机书为藁本。且汉碑之出於机後者,仅《鲁孝王刻石》、《太室》、《少室》、《开母》诸石阙及《尹寅》、《孔褒》、《曹全》、《张迁》、《韩仁》数种。视机书所列,不过百分之一、二。机所见三百九种,其存於今者不过《景君》、《孔和》、《史晨》、《韩敕》、《孔谦》、《孔宏》、《鲁峻》、《郑固》、《孔宙》、《苍颉》、《衡方》、《张寿》、《孔彪》、《潘乾》、《武荣》、《王涣》、《郑季宣》、《白石神君》、《西狭颂》、《郙阁颂》二十馀种。较其碑目所列,已不及十分之一。此二十馀种之外,纵旧拓流传,亦断璧零玑,偶然一遇,决不能如是之多。蔼吉何由得见原碑,一一手摹其字,则所云不备之字,始求之《字源》,殆不足凭。又每字下所引碑语,亦多舛错。
改字释义
拼音 gǎi 注音 ㄍㄞˇ,
笔划 7 五行
五笔 NTY

基本释义

〈名〉

〈动〉

  1. 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左边是“己”,象一个跪着的小孩子;右边是“攴”(pū),象以手持杖或执鞭。表示教子改过归正之意。本义:改变)

  2. 同本义

    改,更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敝予又改为兮。——《诗·郑风·缁文》

    盖改葬也。——《公羊传·庄公三年》

    回也不改其乐。——《论语·雍也》

    改取一个挟之。——《仪礼·乡射礼》。注:“更也。”

    改居则请退可也。——《仪礼·士相见礼》

    执政未改。——《国语·鲁语下》

    前图未改。——《楚辞·九章·怀沙》

    少小离家老大回,乡音无改鬓毛衰。——唐·贺知章《回乡偶书》

   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,度义而后动,是而不见可悔故也。——宋·王安石《答司马谏议书》

  3. 又如:改容加饰(改变神气而加以奖饰);改适(改嫁);改教(改任执教);改律(改变法规);改视(改变看法;另眼相看);改节(改变节操)

  4. 改正;纠正

  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,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——《论语·述而》

    始知为人情所患,有自改意。——《世说新语·自新》

  5. 又如:改励(改过自勉);改悟(醒悟改过);改悛(改悔)

  6. 修改;修订。如:衣服太大,往小里改一改;改作文;改文章;改纂(改写);改笔(指修改后的文字)

〈副〉

  1. 重新;再

    缁衣之好兮,敝予又改造兮。——《诗·郑风·缁衣》

  2. 又如:改卜(重新占卜;另行选择);改口沓舌(重新转动舌头,改变原来的说法);改作(重制;另制);改析(重新划分);改撰(重新撰写)

  3. 另行;改任

    后公改两广,太监泣别,赠大珠四枚。——明·崔铣《记王忠肃公翱三事》

    明年正月,召为南京右佥都御史,道改南吏部右侍郎。——《明史·海瑞传》

  4. 又如:改聚(另行增加民众);改置(另行设置);改授(另行授予官职);改除(另行授官);改取(另行采择)

文字详解


gǎi
【动】
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左边是“己”,象一个跪着的小孩子;右边是“攴”(pū),象以手持杖或执鞭。表示教子改过归正之意。本义:改变)
同本义〖change〗
改,更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敝予又改为兮。——《诗·郑风·缁文》
盖改葬也。——《公羊传·庄公三年》
回也不改其乐。——《论语·雍也》
改取一个挟之。——《仪礼·乡射礼》。注:“更也。”

[查看更多]

改说文解字
改字源演变
热门书法家
热门书法作品欣赏
热门应用学习应用
back_img
功能直达
分享
反馈
热门应用
学习教育
好工具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