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ack_img
好工具
>
书法字典
>
书法字体
>
>
其他
>
吴让之

吴让之

姓名:
吴让之字号:
原名廷扬,字熙载,后以字行,改字让之,亦作攘之,号让翁、晚学居士、方竹丈人等时代:
清代简介:
吴熙载(1799-1870),原名廷扬,字熙载,后以字行,改字让之,亦作攘之,号让翁、晚学居士、方竹丈人等。江苏仪征(今江苏扬州)人。清代篆刻家、书法家。包世臣的入室弟子。善书画,尤精篆刻。少时即追摹秦汉印作,后直接取法邓石如,得其神髓,又综合自己的学识,发展完善了“邓派”篆刻艺术,在明清流派篆刻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。吴昌硕评曰:“让翁平生固服膺完白,而于秦汉印玺探讨极深,故刀法圆转,无纤曼之气,气象骏迈,质而不滞。余尝语人:学完白不若取径于让翁。”吴让之印作颇能领悟邓石如的“印从书出”的道理,运刀如笔,迅疾圆转,痛快淋漓,率直潇洒,方中寓圆,刚柔相济。其体势劲健,舒展飘逸,婀娜多姿,尽展自家篆书委婉流畅的风采,无论朱文白文均功夫精熟,得心应手,技术上已如庖丁解牛。让翁在继承邓完白的基础上有所创建,特别是那种轻松淡荡的韵味,直达书印合一的神境。吴缶老赞曰:“风韵之古隽者不可度,盖有守而不泥其迹,能自放而不逾其矩。”一生清贫,著有《通鉴地理今释稿》。吴熙载工四体
撞字释义
拼音 zhuàng 注音 ㄓㄨㄤˋ,
笔划 15 五行
五笔 RUJF

基本释义

〈动〉

  1. (形声。从手,童声。本义:撞击)

  2. 同本义

    撞,丮捣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字亦作揰,作摐。

    善待问者如撞钟。——《礼记·学记》。犹击也。

    摐金鼓。——司马相如《子虚赋》

    撞洪钟。——张衡《东京赋》

    亚父受玉斗,置之地,拔剑撞而破之。——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
  3. 樊哙侧其盾以撞。

    东野不回头,有如寸莛撞巨钟。——韩愈《醉留东野》

    便将头往隔断板上乱撞,撞的披头散发。——《红楼梦》

  4. 又如:撞跌(撞头跺脚);撞木(敲击钟磬之木);撞舂(撞击;冲击);撞筵(撞钟的木枝)

  5. 遇上,碰到

    我待要赶时,不想撞着哥哥贺知章。——乔吉《金钱记》

    今日清明佳节,出门闪步一回,却好撞着风雨。——《长生殿》

    麴义引军直冲到后军,正撞着赵云。——《全图绣像三国演义》

  6. 又如:撞见;撞客;撞遇(碰见);撞破(撞见败露)

  7. 诈骗。如:撞钟太岁(招谣撞骗者);撞吓(诈骗);撞蠓子(撞骗)

  8. 栽,跌

    扑通的撞下马来。——《水浒全传》

  9. 闯,猛冲或突然直下

    山背后撞出一彪人马。——《水浒全传》

  10. 又如:撞尸(骂人话。指东跑西荡);撞祸(闯祸;惹祸)

文字详解


zhuàng
【动】
(形声。从手,童声。本义:撞击)
同本义〖bumpagainst;runinto;strike;collide〗
撞,丮捣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字亦作揰,作摐。
善待问者如撞钟。——《礼记·学记》。犹击也。
摐金鼓。——司马相如《子虚赋》
撞洪钟。——张衡《东京赋》
亚父受玉斗,置之地,拔剑撞而破之。——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
[查看更多]

撞说文解字
撞字源演变
热门书法家
热门书法作品欣赏
热门应用学习应用
back_img
功能直达
分享
反馈
热门应用
学习教育
好工具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