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ack_img
好工具
>
书法字典
>
书法字体
>
>
隶书
>
衡方碑

衡方碑

详情
《衡方碑》全称《汉故卫尉卿衡府君之碑》,立于东汉灵帝建宁元年(公元168年),是衡方的门生朱登等为其所立的颂德碑。碑高2.40米,宽1.1米,厚0.25米。碑阳隶书23行,满行36字,共815字,字径4厘米;以文词温润、字体浑古著称于世。此碑碑阴原有字,据《翟氏隶篇》记载,可辨者23行71字。清嘉庆四年(1799年)十月,钱塘人黄小松捶拓后发现“故吏故民门生”等字最清晰,现已全部漫灭。碑首额下有穿,额隶书,阳刻“汉故卫尉卿衡府君之碑”,计2行10字,字径9厘米,字体浑朴古雅。
《衡方碑》原立于汶上县次丘镇中店村,清雍正八年(公元1730年),汶河泛滥决口,该碑陷卧,村人郭承锡等复建。1953年移至山东泰安岱庙炳灵门内保存,1983年10月移岱庙碑廊,现已泐剥341字。此碑铭文书法以体丰骨壮的隶书闻名,笔画端正稳重,仪态敦厚,笔意粗壮古拙,妩媚动人,与张迁碑共为历代书法家临摹之范本。此刻为一级文物藏品。评价
历代书法理论家都对衡方的书法及《衡方碑》的史料价值给予了高度的评价。如:
清翁方纲《两汉金石记》:“此碑书体宽绰而润,密处不甚留隙地,似开后来颜真卿正书之渐。势在《景君
扭字释义
拼音 niǔ 注音 ㄋㄧㄡˇ,
笔划 7 五行
五笔 RNFG

基本释义

〈动〉

  1. (形声。从手,丑声。本义:用手拧)

  2. 同本义。如:把衣扭干;在他脸上扭了一下;扭绞(用两股以上的条状物向相反的方向转动)

  3. 揪住

    大众见他二人扭在一起。——《官场现形记》

  4. 又如:扭殴(揪打);扭拽(拉扯);扭拽(揪住);扭搜(硬挤)

  5. 扭动;摇摆

    只消把腰儿扭一扭就过去了。——《西游记》

  6. 又如:扭扭屹屹(躯体扭动的样子);扭扭捏捏(身体摆动的样子);扭秧歌(跳秧歌舞);扭搐(抽搐);扭造(做作;不自然)

  7. 歪曲;生硬编造。如:扭曲作直(谓颠倒是非);扭捻(谓生硬编造)

  8. 拧伤筋骨

    可扭了腰没有。——《红楼梦》

  9. 又如:扭筋(因用力过猛,导致筋肉受挫伤)

  10. 争执;违拗

    那里扭得过他。——《水浒全传》

  11. 又如:扭别(别扭,不顺遂);别扭(不顺心;难对付;意见不相投);胳膊扭不过大腿

  12. 掉转,转动

    杨志听得弓弦响,扭回身。——《水浒全传》

  13. 又如:扭头向后看;一扭身跑了

〈名〉

  1. 手铐

    抱钳扭,徙幽裔。——《后汉书·蔡邕传论》

文字详解


niǔ
【动】
(形声。从手,丑声。本义:用手拧)
同本义〖wring〗。如:把衣扭干;在他脸上扭了一下;扭绞(用两股以上的条状物向相反的方向转动)
揪住〖grapplewith〗
大众见他二人扭在一起。——《官场现形记》
又如:扭殴(揪打);扭拽(拉扯);扭拽(揪住);扭搜(硬挤)
扭动;摇摆〖swing〗
只消把腰儿扭一扭就过去了。——《西游记》

[查看更多]

扭说文解字
扭字源演变
热门书法家
热门书法作品欣赏
热门应用学习应用
back_img
功能直达
分享
反馈
热门应用
学习教育
好工具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