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ack_img
好工具
>
书法字典
>
书法字体
>
>
其他
>
伊秉绶

伊秉绶

人物简介
嘉庆七年(1802 ),伊秉绶54 岁时,因父病死,去官奉棺回乡,扬州数万市民泣泪送伊秉绶像别。伊秉绶于1815 年去世,逝年62岁。之后扬州人为仰慕其遗德,在当地“三贤祠”(祀欧阳修、苏轼、王士祯三人之祠)中并祀伊秉绶,改称“四贤祠”。人物生平
在江苏扬州有一座“四贤祠”,供奉欧阳修、苏轼、王士祯及福建宁化的伊秉绶。
伊秉绶(1754-1816年),字组似,号墨卿,晚年又号默庵。乾隆十九年(1754年),伊秉绶出生于宁化城关一家书香官宦人家。其父伊朝栋是乾隆三十四年的进士,历官刑部郎中、光禄寺卿,精研程朱之学,著有《南窗丛记》、《赐研斋集》等书传世。
伊秉绶自幼聪敏好学,秉承家学渊源,16岁进宁化县学,26岁中乡试。后又受业于名儒阴承方,攻宋儒理学,并且潜心研习李榕村、蔡梁山及雷翠庭等名儒理论。史称伊秉绶“通程朱理学,幼秉庭训,从师阴承方,讲求立心行己之学。”乾隆四十九年,伊秉绶赴京应考,举中正榜,留居北京,为大学士朱珪、纪晓岚所赏识与器重;又拜当时最负盛名的书法家刘墉为师学书法。乾隆五十四年,伊秉绶参加会试,中进士,授刑部额外主事,补浙江司员外郎。乾隆五十七年,他
得字释义
拼音 dé,děi,de 注音 ㄉㄜˊ,ㄉㄟˇ,˙ㄉㄜ,
笔划 11 五行
五笔 TJGF

基本释义

〈助〉

  1. 用在动词后面,表示能够或可以。如:我们可粗心不得;她能去我为什么去不得

  2. 用在动词和补语中间,表示可能。如:我拿得动;那办得到

  3.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,连接表示程度或结果的补语。如:冷得打哆嗦;笑得肚子痛

  4. 另见dé;děi

〈动〉

  1. (会意。金文字形,右边是“贝”(财货)加“手”,左边是“彳”,表示行有所得。手里拿着财货,自然是有所得。本义:得到,获得)

  2. 同本义(本来没有而争取得来成为己有)

    得,行有所得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三人行必得我师焉。——《论语》。释文:“本或作必有。”

    缘木求鱼,虽不得鱼,无后灾。——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
    佳婿难得。——《世说新语·假谲》

    卖炭得钱何所营。——唐·白居易《卖炭翁》

    工之侨得良桐焉。——明·刘基《郁离子·千里马篇》

  3. 又如:得人心;各得其所;得肆(得志,肆意);得闲儿(有空闲时间;得空);得胜回头(宋元说书人在开讲正书前先说一段小故事作引子,叫得胜回头);得职(获得官职);得情报;得钱;得奖

  4. 找到

    知得而不知丧。——《易·文言》

    虑而后后能得。——《礼记·大学》。注:“谓得事之宜也。”

    至德不得。——《庄子·秋水》

    既而得其尸于井。——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
  5. 得知

    故无术者得于不用。——《韩非子》

    礼得其报则乐。——《礼记·乐记》。注:“谓晓其义。”

    武王得之矣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义赏》。注:“犹知也。”

  6. 捕获

   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。——唐·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

  7. 亦指被捕获;被逮捕。又如:得俊(俘获敌方的勇猛将士)

  8. 成功;完成

    已经传人画图样去了。明日就得。——《红楼梦》

  9. 又如:得算(计谋成功);得策(谋略得当)

  10. 适,合

    傲啸东轩下,聊复得此生。——陶渊明《饮酒》

  11. 具备

    积善成德,而神明自得。——《荀子·劝学》

  12. 同“德”,恩惠,感恩

   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。——《孟子·告子上》

    地广而不得者国危,兵强而凌敌者身亡。——《盐铁论·击之》

  13. 助动词。能,能够

    孔子下,欲与之言,趋而避之,不得与之言。——《论语·微子》

   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,余因得遍观群书。——宋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

    进退不得,为之奈何?——《吴子·应变》

    沛公军霸上,未得与项羽相见。——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
  14. 得意,满足

    意气扬扬,甚自得也。——《史记·管晏列传》

    常使两情皆得,彼此俱畅。——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

  15. 又如:洋洋得意

  16. 看到

    林尽水源,便得一山。——晋·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

〈名〉

  1. 收获,心得

    古人之观于天地、山川、草木、虫鱼、鸟兽,往往有得。——宋·王安石《游褒禅山记》

    开郑有得,便欣然忘食。——《南史·陶潜传》

  2. 德,道德,有德之人

    尚得推贤不失序。——《荀子》

〈副〉

  1. 必须,应该

    君为我呼入,吾得兄事之。——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
〈形〉

  1. 合适;正确

    于彼计则得。——马中锡《中山狼传》

    历古今之得失。——《汉书》

  2. 用在口语中表示同意或禁止。如:得,就这么办;得了,别说了;得也么(算了吧;又作答应之词)

  3. 用在口语中,瞧。在情况变坏时表示无可奈何。如:得,又搞错了;得,全完了

  4. 另见de;děi

〈动〉

  1. 用在口语中表示必须有,一定。如:这个工程得三个月才能完成

  2. 绝对必要或应当去做

    犹得备晨炊。——唐·杜甫《石壕吏》

  3. 又如:有错误就得批评;做得好就得表扬

  4. 表示推测的必然。如:要不快走,我们就得迟到了

  5. 另见dé;de

文字详解



【动】
(会意。金文字形,右边是“贝”(财货)加“手”,左边是“彳”,表示行有所得。手里拿着财货,自然是有所得。本义:得到,获得)
同本义(本来没有而争取得来成为己有)〖get;obtain;gain〗
得,行有所得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三人行必得我师焉。——《论语》。释文:“本或作必有。”
缘木求鱼,虽不得鱼,无后灾。——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佳婿难得。——《世说新语·假谲》
卖炭得钱何所营。——唐·白居易《卖炭翁》

[查看更多]

得说文解字
得字源演变
热门书法家
热门书法作品欣赏
热门应用学习应用
back_img
功能直达
分享
反馈
热门应用
学习教育
好工具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