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ack_img
好工具
>
书法字典
>
书法字体
>
>
楷书
>
郑道昭

郑道昭

郑道昭(?~516)北朝魏诗人、书法家。字僖伯。荥阳开封(今属河南)人。北魏大臣郑羲幼子。孝文帝时,官至通直散骑常侍。太和十九年(495)随孝文帝南征,在悬瓠君臣联句作歌,传为佳话。宣武帝初,迁秘书监,因从弟郑思和事株连,出为光州刺史,转青州刺史。后复入为秘书监。死后追赠镇北将军、相州刺史,谥文恭。
在北朝文学开始兴起之际,郑道昭是较有成就的诗人之一。其诗长于写景,略具清拔之气,风格与南朝的谢灵运和鲍照相近,跟其他北朝诗人模仿齐梁不同。如《与道俗□人出莱城东南九里登云峰山论经书》的"双阙承汉开,绝□虹萦□;涧□禽朝迷,窦狭鸟过亟",《登云峰山观海岛》的"山游悦遥赏,观沧眺白沙",笔力劲健,较有气势。他的文章,两篇是章表,无甚特色,仅《天柱山铭》尚有文采。
《魏书·郑羲附道昭传》说他"好为诗赋,凡数十篇",但今仅存诗4首,文3篇。辑入逯钦立的《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》和严可均的《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》。
郑道昭喜欢修身养性,炼气化丹,曾于延昌元年(512年)在莱州大基山依车、西、南、北、中虚设"青烟寺&qu
弗字释义
拼音 注音 ㄈㄨˊ,
笔划 5 五行
五笔 XJK

基本释义

〈动〉

  1. 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中间象两根不平直之物,上以绳索束缚之,使之平直。本义:矫枉)

  2. 同本义

    弗,矫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徐灏注:“弗与弼音义同。凡弛弓,则以两弓相背而缚之,以正枉戾,所谓矫也。…阮太傅曰:弗字明是从弓。”

  3. 违拗;拂逆

    诸君!敌人远我,欲以火器困我也,急逐弗失。——清·徐珂《清稗类钞·战事类》

  4. 又如:弗声(不要出声)

〈形、副〉

  1. 通“沸”(fèi)。泉水喷涌的样子

    其高工之民,修治苦窳之器,聚弗靡之财,蓄积待时而牟农夫之利。——《韩非子》

    汹涌彭湃,滭弗密汨。——《汉书·司马相如传》

  2. 通“怫”。怫郁,不舒畅

    吾山平兮钜野溢,鱼弗郁兮柏冬日。——《汉书·沟洫志》

  3. “弗”为“不”的同源字

    其言‘弗遇’何?——《公羊传·桓公十年》。注:“弗,不之深也。”

    澭水暴益,荆人弗知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

    台臣弗为理。——明·高启《书博鸡者事》

  4. 又如:弗招架(方言。不留神;疏忽);弗受用(方言。不舒服;患病);弗翻淘(方言。没有关系);弗识起倒(不知趣;不识好歹)

〈名〉

  1. 笔,楚谓之聿,吴谓之不律,燕谓之弗。——清·杭世骏《续方言》

  2. 法国货币法郎的异译

文字详解



【动】
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中间象两根不平直之物,上以绳索束缚之,使之平直。本义:矫枉)
同本义〖correct〗
弗,矫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徐灏注:“弗与弼音义同。凡弛弓,则以两弓相背而缚之,以正枉戾,所谓矫也。…阮太傅曰:弗字明是从弓。”
违拗;拂逆〖disobey〗
诸君!敌人远我,欲以火器困我也,急逐弗失。——清·徐珂《清稗类钞·战事类》
又如:弗声(不要出声)

[查看更多]

弗说文解字
弗字源演变
热门书法家
热门书法作品欣赏
热门应用学习应用
back_img
功能直达
分享
反馈
热门应用
学习教育
好工具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