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ack_img
好工具
>
书法字典
>
书法字体
>
>
其他
>
徐伯清

徐伯清

徐伯清 男,汉族,当代书法家,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。上世纪七十年代,上海书画出版社编辑、并陆续出版了一套《常用字字帖》,其中的草书部分五千字,是由徐伯清先生所写。
徐伯清先生出生于浙江温州雁荡山的中医世家,自小热爱书法,并得到张大千、吴湖帆、谢稚柳等名师指点。很长一段时间,他每天伏案10小时,用蝇头小楷录入200余万字《宋人轶事汇编》,被老师谢稚柳赞为“有六朝人笔意”。经过吴湖帆的点拨,他在颜体基础上,潜心钻研褚遂良和“瘦金体”。徐伯清对书法的执着一生未变,同时热衷书法教育,一生教过的学生难以计数,很多已成当今书坛的中坚力量。徐伯清所著《儿童学书法》一书首印七万册,并不断重版,影响了几代人。《常用字字帖》,此书已印刷数千万册。
徐伯清先生于2010年10月9日因病在上海曙光医院逝世,享年85岁。
审字释义
拼音 shěn 注音 ㄕㄣˇ,
笔划 8 五行
五笔 PJHJ

基本释义

〈动〉

  1. (会意。从宀番。宀房屋。番,兽足。屋里有兽足印,能仔细分辨。简体字从宀申声。本义:详究;考察)

  2. 同本义

    审,谓详观其道也。——《荀子·非相》

    闻而审,则为福矣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察传》

    故审堂下之阴,而知日月之行,阴阳之变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

    直以不能内审诸己,外受流言,沉迷猖獗,以至于此。——南朝梁·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

  3. 又如:审时(详察时令);审物(详察物情);审形(详察实情);审决(审察决定);审机而行(详细、周密地进行分析研究,把握好时机再行动);审别(审察辨别);审势(审察形势)

  4. 知道,知悉

    审,知也。——《类篇》

    审矣,何足怪乎?——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

    君子审礼。——《史记·礼书》

    陛下连降三诏,召臣回朝,未审圣意为何?——《三国演义》

  5. 今投使君,共图大事,未审尊意如何?

    倚南窗以寄傲,审容膝之易安。——晋·陶渊明《归去来兮辞》

  6. 又如:审悉(详细了解)

  7. 审核,审查,检查核对

    为人主计者,莫如先审取舍。——汉·贾谊《过秦论》

  8. 又如:审考(审查);审合(审查验证);审决(审查决定);审覆(审查;审察);审释(审查释放);审端(检查修正);审分(审定名分、职分);审律(审定乐律);审音(审定字的读音)

  9. 审讯;审判

    余经秋审,皆减等发配。——清·方苞《狱中杂记》

  10. 又如:审断(审判裁决);审究(审问查究);审拟(审问拟罪);审鞫(审讯);审录(审讯);审语(审判结论);审质(审问)

  11. 询问,打听清楚

    十一娘亦审里居。——《聊斋志异》

〈副〉

  1. 真实;确实

    先生在兵间,审知故扬州阁部史公果死耶,抑未死耶?——清·全祖望《梅花岭记》

  2. 详尽,仔细

    等于己者,问焉以资切磋,所谓交相问难,审问而明辨之也。——清·刘开《问说》

  3. 又如:审观(仔细观察);审图(周密谋划;仔细考虑);审画(填重筹划);审度(详细考量);审顾(仔细察看);审虑(仔细考虑);审详(仔细审察);审酌(仔细斟酌);审注(仔细观察;细看);审求(仔细探求);审谋(周密谋划);审省(详细省察);审稽(详细考查);审说(详细解说);审辨(审慎辨别);审当(周密而确当)

〈形〉

  1. 慎重,小心谨慎

    言审莫过圣人。——王充《论衡》

  2. 又如:审练(审慎精细)

  3. 确切

    称言命者,有命审矣。——王充《论衡》

  4. 又如:审期(确切的日期)

  5. 正,不偏斜

    本不审,虽尧舜不能以治。——《吕氏春秋》

  6. 固定;安定

    故水之守土也审,影之守人也审,物之守物也审。——《庄子》

文字详解



shěn
【动】
(会意。从宀番。宀房屋。番,兽足。屋里有兽足印,能仔细分辨。简体字从宀申声。本义:详究;考察)
同本义〖studyatlarge〗
审,谓详观其道也。——《荀子·非相》
闻而审,则为福矣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察传》
故审堂下之阴,而知日月之行,阴阳之变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
直以不能内审诸己,外受流言,沉迷猖獗,以至于此。——南朝梁·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

[查看更多]

审说文解字
审字源演变
热门书法家
热门书法作品欣赏
热门应用学习应用
back_img
功能直达
分享
反馈
热门应用
学习教育
好工具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