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ack_img
好工具
>
书法字典
>
书法字体
>
>
其他
>
陈淳

陈淳 宋代

陈淳(1483年—1544年),字道复,后以字行,更字复甫,号白阳,又号白阳山人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,明代绘画大师。少年作画以元人为法,深受水墨写意的影响。他的写生画,一花半叶,淡墨欹毫,自有疏斜历乱之致。陈淳绘山水,效法米友仁、高克恭,水墨淋漓,颇得氤氲之气。他的泼墨之功,往往见于画烟云之中。在写意花卉方面,陈淳独得玄门,笔法挥洒自如,富有疏朗轻健的风姿,用墨设色,则如徐沁所谓“浅色淡墨之痕俱化矣。近代画家如蒲华、吴昌硕、齐白石等,在诗文题书画中,都对陈淳做出了极高的评价。
宛字释义
拼音 wǎn,yuān 注音 ㄨㄢˇ,ㄩㄢ,
笔划 8 五行
五笔 PQBB

基本释义

〈动〉

  1. (形声。从宀(mián),夗(yuàn)声。象屋里的草弯曲自相覆盖。本义:弯曲)

  2. 同本义

    宛,屈草自覆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宛宛黄龙。——《史记·司马相如传》

    是以欲谈者宛舌而固声。——《汉书·扬雄传下》

  3. 又如:宛妙(事物屈曲美妙);宛虹(弯曲的虹);宛曲(辗转;曲折);宛委(弯曲;曲折);宛宛(盘旋屈曲的样子;山川道路蜿蜒曲折);宛燀(回旋盘曲)

  4. 晃荡;摇动

    晴野霞飞绮,春郊柳宛丝。——白居易诗

  5. 释散

    纷乎宛乎。——《庄子》。成玄英疏:“纷纶宛转,并释散之貌也。”

〈形〉

  1. 委婉;婉转

    一面收拾礼物,径往东京,投宿省院诸官,令其于天子之前,善言启奏,别作宛转。——《水浒传》

  2. 又如:宛款(委婉诚恳);宛曼(柔媚;婉转曼妙);宛畅(婉转流畅);宛笃(婉曲而诚挚);宛态(含蓄曲折的情态);宛折(婉转曲折)

  3. 温柔。如:宛约(形容步态柔美);宛顺(和顺;柔顺)

  4. 凹入;低洼

    子之汤兮,宛丘之上兮。——《诗·陈风·宛丘》。毛传:“四方高中央下曰宛丘。”

  5. 隆起

    宛中宛丘。——《尔雅·小宛》。郭璞注:“宛,谓中央隆高。”

  6. 顺利;顺遂

    天为粤宛,草木养长,五谷蕃实秀大。——《管子》

  7. 宛彼鸣鸠,翰飞戾天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小宛》

〈副〉

  1. 似乎,好像;仿佛

    宛然可遇。——清·全祖望《梅花岭记》

    宛然尚在。——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
  2. 又如:宛肖(逼真;极像);宛类(很像)

  3. 事物真切可见,历历在目。如:宛尔(明显的样子;真切的样子)

文字详解


wǎn
【动】
(形声。从宀(mián),夗(yuàn)声。象屋里的草弯曲自相覆盖。本义:弯曲)
同本义〖bend〗
宛,屈草自覆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宛宛黄龙。——《史记·司马相如传》
是以欲谈者宛舌而固声。——《汉书·扬雄传下》
又如:宛妙(事物屈曲美妙);宛虹(弯曲的虹);宛曲(辗转;曲折);宛委(弯曲;曲折);宛宛(盘旋屈曲的样子;山川道路蜿蜒曲折);宛燀(回旋盘曲)
晃荡;摇动〖sway〗

[查看更多]

宛说文解字
宛字源演变
热门书法家
热门书法作品欣赏
热门应用学习应用
back_img
功能直达
分享
反馈
热门应用
学习教育
好工具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