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ack_img
好工具
>
书法字典
>
书法字体
>
>
草书
>
韩道亨

韩道亨

人物简介
韩道亨 (生卒年不详),明代人,字颖泉, 工书法。万历四十一年(一六一三)尝书李白蜀道难卷,张君度补图。人物作品
韩道亨《草诀百韵歌》
草圣最为难,龙蛇竟笔端。毫厘虽欲辨,体势更须完。明朝 韩道亨《草诀百韵歌》有点方为水,空挑却是言。宀头无左畔,走遶阙东边。长短分知去,溦茫视每安。
步观牛引足,羞见羊踏田。六手宜为禀,七红即是袁。十朱知奉己,三口代言宣。
左阜贝丁反,右刀寸点弯。曾差头不异,归浸体同观。孤殆通相似,矛柔总一般。
采夆身近取,熙照眼前看。思惠鱼如画,禾乎手似年。既防吉作古,更慎达为连。
宁乃繁于叔,侯兮不减詹。称摄将属倚,某枣借来旋。慰赋真难别,朔邦岂易叅。
常收无用直,密上不须宀。才畔详笺牒,水元看永泉。柬同东且异,府象辱还偏。
寸傍干成卉,勾盘柬作阑。乡卿随口得,爱凿与奎全。玉出头为武,干衔点是丹。
蹄号应有法,云虐岂无传。盗意脚同适,熊弦身似然。矣其头少变,兵共足双联。
莫写包庸守,勿书绿是缘。谩将绳当腊,休认寡为宽。即脚犹如恐,还身附近迁。
寒容审有象,宪害寘相牵。满外仍知备,医初尚类坚。直湏明谨解,亦合别荆前。
颡向戈牛始,鸡
威字释义
拼音 wēi 注音 ㄨㄟ,
笔划 9 五行
五笔 DGVT

基本释义

〈名〉

  1. 威力;威风

    威,畏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威也者,力也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荡兵》

    有而可畏谓之威《史记·平原君虞卿列传》

    严大国之威。——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
    秦王之威。

    威天下不以兵革。——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

    威棱威乎邻国。——《汉书·李广传》

    威振四海。——汉·贾谊《过秦论》

    为敛威去。——《明史》

  2. 又如:威风杀气(威风恶煞;盛气凌人);威弧(很有威力的弧矢);威折(以威力使之折服);威服(以威力慑服);威柄(威权,权力);威畏(以威势使之畏服);威约(威势为人制约);威凌(以威势相欺凌);威绥(以威力使之安定)

  3. 尊严,威严

    畏威保位。——《明史》

    吏惮其威。

  4. 又如:威荣(尊严与荣华);威法(威严的法令);威神(尊严的神灵);威裕(威严和宽仁);威敬(有威严,令人敬重);威光(威严的光芒);威棱(声势威仪);威德(威严与恩德);威锋(威德);威权(威势与权力);威灵(声势威仪);威声(威严的名声);威神(威仪的神灵);威化(声威德化)

  5. 虐害。通“畏”

    民不畏威,则大威至。——《老子》

  6. 刑罚。如:威威(处罚罪犯);威令(刑法或军政命令);威辟(重刑苛法)

  7. 古代军事编制单位

    百户为“威”,设中、前、后、左、右五所,每军百户曰威。——《南疆逸史》

〈形〉

  1. 〈方〉∶漂亮的

    楹联贴好了,徐炳华得意地问众人:“威不威?”傻子权竖起两个大拇指,大声说:“威呀”!——陈残云《香飘四季》

〈动〉

  1. 畏惧。通“畏”

    死丧之威,兄弟孔怀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常棣》

    威,畏也,可畏惧也。——《释名·释言语》

    见怀思威。——《国语·晋语四》

  2. 震慑

    吾三战而三胜,声威天下。——《战国策》

    教我先威众。——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

文字详解


wēi
【名】
威力;威风〖might;power〗
威,畏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威也者,力也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荡兵》
有而可畏谓之威《史记·平原君虞卿列传》
严大国之威。——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秦王之威。
威天下不以兵革。——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

[查看更多]

威说文解字
威字源演变
热门书法家
热门书法作品欣赏
热门应用学习应用
back_img
功能直达
分享
反馈
热门应用
学习教育
好工具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