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ack_img
好工具
>
书法字典
>
书法字体
>
>
其他
>
熹平石经

熹平石经

经本介绍
中国刻于石碑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经本。一称“汉石经”。其字体为一字隶书,故又称“一字石经”。汉代立五经于学官,置十四博士。各家经文皆凭所见,并无供传习的官定经本。博士考试亦常因文字异同引起争端,甚至行贿改兰台漆书经字。汉灵帝熹平四年(175),议郎蔡邕等奏求正定六经文字,得到灵帝许可。于是,参校诸体文字的经书,由蔡邕等书石,镌刻四十六碑,立于洛阳城南的开阳门外太学讲堂(遗址在今河南偃师朱家圪垱村)前。碑高一丈许,广四尺。所刻经书有《周易》、《尚书》、《鲁诗》、《仪礼》、《春秋》和《公羊传》、《论语》。除《论语》外,皆当时学官所立。石经以一家本为主而各有校记,备列学官所立诸家异同于后。《易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三经校记不存,无可考;《诗》用鲁诗本,有齐、韩两家异字;《公羊传》用严氏本,有颜氏异字;《论语》用某本,有盍、毛、包、周诸家异字。共约二十万零九百一十一字。这对纠正俗儒的穿凿附会,臆造别字,维护文字的统一,起了积极作用。石碑已毁,北宋以来屡有残石出土。近人马衡汇为《汉石经集存》,存八千余字。考证其源流的有顾炎武《石经考》、万斯同《石经考》和张国淦的《历代石经考》等,可供参考。 
姜字释义
拼音 jiāng 注音 ㄐㄧㄤ,
笔划 9 五行
五笔 UGVF

基本释义

〈名〉

  1. (形声。从女,羊声。本义:水名。姜水)

  2. 同本义

    岐水经姜氏城为姜水。——《水经注·渭水》注

    黄帝以姬水成,炎帝以姜水成。——《国语》

  3. 姜,神农居姜水,以为姓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4. 又如:姜太公钓鱼(姜子牙世称姜太公,即吕尚。曾辅佐周文王、周武王灭商。后被封为齐侯。传说姜子牙在渭水边钓鱼的时候,钓绳端的直钓不设饵。歇后用法,愿者上钩,指事情出于自愿)

  5. ∶通“咧”。强。如:姜姜(逞强争斗的样子。)姜:通“咧”

〈名〉

  1. 生姜

    楠梓姜桂。——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

  2. 一种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(Zingiberofficinate),作一年生栽培。须根不发达,根茎肥大,呈不规则块状,灰白或黄色,有辛辣味,可作蔬菜、调料,亦入药

    不撤姜食,不多食。——《论语》

文字详解


jiāng
【名】
(形声。从女,羊声。本义:水名。姜水)
同本义〖JiangRiver〗
岐水经姜氏城为姜水。——《水经注·渭水》注
黄帝以姬水成,炎帝以姜水成。——《国语》

姜,神农居姜水,以为姓。——《说文》
又如:姜太公钓鱼(姜子牙世称姜太公,即吕尚。曾辅佐周文王、周武王灭商。后被封为齐侯。传说姜子牙在渭水边钓鱼的时候,钓绳端的直钓不设饵。歇后用法,愿者上钩,指事情出于自愿)

[查看更多]

姜说文解字
姜字源演变
热门书法家
热门书法作品欣赏
热门应用学习应用
back_img
功能直达
分享
反馈
热门应用
学习教育
好工具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