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ack_img
好工具
>
书法字典
>
书法字体
>
>
其他
>
王羲之

王羲之 魏晋

王羲之(303—361,一说321—379),字逸少,东晋时期书法家,有“书圣”之称。琅琊临沂(今山东临沂)人,南渡后居会稽山阴(今浙江绍兴),晚年隐居剡县金庭。历任秘书郞、宁远将军、江州刺史,后为会稽内史,领右将军。其书法兼善隶、草、楷、行各体,精研体势,心摹手追,广采众长,备精诸体,冶于一炉,摆脱了汉魏笔风,自成一家,影响深远。风格平和自然,笔势委婉含蓄,遒美健秀。李志敏评价:“王羲之的书法既表现以老庄哲学为基础的简淡玄远,又表现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为基础的冲和。”代表作《兰亭序》被誉为“天下第一行书”。在书法史上,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“二王”。
壮字释义
拼音 zhuàng 注音 ㄓㄨㄤˋ,
笔划 6 五行
五笔 UFG

基本释义

〈形〉

  1. (形声。从士,爿(pán)声。本义:人体高大,肌肉壮实)

  2. 同本义

    壮,大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壮,健也。——《广雅》

    秦晋之间凡人之大谓之奘,或谓之壮。——《方言》

    三十曰壮。——《礼记·曲礼》

    壮士,赐之卮酒。——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
    右贤王惊,夜逃,独与其爱妾一人,壮骑数百驰。——《史记·卫将军骠骑列传》

    男气壮力。——《逸周书》

    壮哉我中国少年。——清·梁启超《饮冰室合集·文集》

    三小姐长远勿见,好像壮仔点哉。——清·韩邦庆《海上花列传》

  3. 又如:壮浪(健壮);壮盛(强壮旺盛);壮勇(强壮而勇敢);壮武(强壮勇武);年轻力壮;兵强马壮;壮健(强壮,强健)

  4. 豪壮;豪迈

    彼不知惧,而学壮语,此之不武,何能为也。——《晋书·谯刚王逊传》

    七龄思即壮,开口咏凤凰。——杜甫《壮游》

  5. 又如:壮夫(豪壮之士,豪杰);壮思(豪壮的情思);壮情(豪壮的情怀、抱负);壮意(豪壮的意气)

  6. 勇壮

    风萧萧兮易水寒,壮士一去兮不复还。——《战国策·魏策三》

  7. 又如:壮武(勇壮,雄武);壮悍(勇壮强悍);壮毅(勇壮刚毅);壮辞(勇壮的言辞)

  8. 宏伟

    克壮其犹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采芑》

    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,非壮丽无以重威。——《史记·高祖纪》

  9. 又如:壮丽(雄伟华丽);壮制(宏伟的制作);壮图(伟大的志愿、计划)

  10. 坚实,坚牢

    金绳铁索纽壮,古鼎跃水龙腾梭。——韩愈《石鼓歌》

〈动〉

  1. 增强

    《唐史拾遗》曰:“汝阳王王进尝于上前醉,不能下殿,上遣人掖出之。”王进谢罪曰:“臣以三斗壮胆,不觉至此。”——杜甫《饮中八仙歌·注》

  2. 又如:给他壮胆;壮声势

  3. 长成年,长大

    男女当壮,扶辇推舆,相赌树下,戏笑超距,终日不归。——《管子》

  4. 以…为壮美;赞赏

    单于壮其本。——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

    何其壮也。——南朝梁·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

    甚可壮也。——宋·陆游《过小孤山大孤山》

    识者壮之。——《明史》

  5. 伤。通“戕”(qiāng)

    姤,女壮,勿用取女。——《易·姤》

    韩安国壮趾,王恢兵首,彼若天命,此近人咎。——《汉书》

〈名〉

  1. 壮年。中国古代称男子三十为壮

    少壮不努力。——《乐府诗集·长歌行》

    比后壮乃问其母。(壮:成年。名词在句中作动词用。长大成人。)——晋·干宝《搜神记》

  2. 灸法术语

  3. 指艾炷灸中的计数单位。每灸一个艾炷,称为一壮

  4. 指艾炷。如大壮灸,即指用较大的艾炷施灸,小壮灸即指用较小的艾炷施灸

  5. 壮族的省称。原作“僮”

文字详解



zhuàng
【形】
(形声。从士,爿(pán)声。本义:人体高大,肌肉壮实)
同本义〖tallandbig;srong;robust〗
壮,大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壮,健也。——《广雅》
秦晋之间凡人之大谓之奘,或谓之壮。——《方言》
三十曰壮。——《礼记·曲礼》

[查看更多]

壮说文解字
壮字源演变
热门书法家
热门书法作品欣赏
热门应用学习应用
back_img
功能直达
分享
反馈
热门应用
学习教育
好工具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