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ack_img
好工具
>
书法字典
>
书法字体
>
>
楷书
>
欧阳通

欧阳通

人物简介
欧阳通,欧阳询第四子。询去世时,通尚年幼,母徐氏抚养至殷,盼子继承父业。询书手迹,散在民间,家藏无几,徐氏不惜重价购回若干。通朝夕临摹,书法大进。
初拜兰台郎,凤仪中迁中书舍人,母徐氏病故,通居丧尽哀,时论称有唐60年来,朝官中居丧最严谨者。后迁怀州刺史,衡尉卿。累迁殿中丞、兵部尚书、太常卿、刑部侍郎、金紫光禄大夫。封渤海子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,复转司礼卿、判纳言事(《中国历代宰相志》)为相月余,武后欲废中宗,立武承嗣为太子,通与岑长倩等泣谏,进折邪之说,请立睿宗为太子。言甚切,忤逆武则天。天授二年(691)为来俊臣陷害下狱,五毒备至,终无异词。来俊臣只好对岑长倩长子岑灵源用刑,诬欧阳通、格辅元等数十人谋反,“皆陷以同反之罪,并诛死”。神龙元年,诏追复官;还家产,立庙祀之,并荫一子官继嗣。
夫人胡氏,生子三:幼明、幼让、幼咸(因员公子、从弟欧阳韶配王氏无出,承父命特出继福建晋江潘湖欧阳韶为嗣)。
欧阳通工于楷,尽得父法。晚年颇有矜重,以狸毛为笔,覆以兔毫,犀象骨做管。碑刻有《道因法师碑》及《泉南生墓志》。虞世南称其功力当在褚遂良之上。时人称其父子
因字释义
拼音 yīn 注音 ㄧㄣ,
笔划 6 五行
五笔 LDI

基本释义

〈名〉

  1. (会意。从囗(wéi)大。大,人。甲骨文字形,象人在车席子上。本义:“茵”的本字,坐垫,车垫)

  2. 同本义

    因,就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朱骏声注:“囗大俱非义。江氏永曰:‘象茵褥之形,中象缝线文理。’按即茵之古文。江说是也。”

  3. 原因

    贵贱虽复殊途,因果竟在何处?——《梁书·范缜传》

    自谓得其势,无因有动摇。——白居易《有木》诗

  4. 又如:因果报应(佛教指物有起因必有结果,善因得善果,恶因得恶果);前因后果

  5. 机会

    于今无会因。——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
〈动〉

  1. 依靠;凭借

    谁因谁极。——《诗·傭风·载驰》

    论世之事,因为之备。——《韩非子·五蠹》

    因人成事者。——《史记·平原君虞卿列传》

    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。——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

  2. 又如:因缘(凭借;依据)因赃假位(利用贿赂买得官职);因公假私(借公家的名义以谋取私利);因依(倚傍;依托);因附(依附);因国(可以依靠、利用的国家)

  3. 沿袭,承袭

    殷因于夏礼,所损益可知也。——《论语·为政》

    因遗策。——汉·贾谊《过秦论》

    因秦宫室,据其府库。——张衡《东京赋》

  4. 又如:因承(承袭,因袭);因习(相沿成习,沿袭)

  5. 连接

    水边小丘因古城,上有巨竹数百个。——宋·陆游《城西接待院后竹下作》

  6. 顺;顺应

    因其固然(因:顺着。固然:本来的样子。指牛的自然结构)。——《庄子·养生主》

    以径寸之木…因势象形,各具情态。(因势象形,就着木头的原样来模拟形状。因,就着,顺着。势,形势,这里指材料本身的形状特征。象,动词,模拟。形,形状)。——明·魏学洢《核舟记》

  7. 又如:因便(顺便);因风吹火(比喻顺势行事,用力不多)

  8. 相就;趋赴

    其民沓贪而忍,不可因也。——《国语·郑语》

〈介〉

  1. 由于,因为

    因前使绝国功,封骞博望侯。——《史记·卫将军骠骑列传》

  2. 又如:因地(原委;因由);因是(因此)

  3. 从…出发。如:因命守时(依照命运的安排,守候时机);因敌取资(从敌人那里取得所需物质)

  4. 趁着;乘便

    因利乘便。——汉·贾谊《过秦论》

    游于三辅,因入京师。(因,乘便)。——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

〈形〉

  1. 亲,亲近

    因心则友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皇矣》

    亲有礼,因重固,闲携贰,覆昏乱,霸王之器也。——《左传》

  2. 又如:因心(亲善仁爱之心);因母(亲母)

  3. 于是,就

    因以讽谏。——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

    驴不胜怒,蹄之。虎因喜,计之…——唐·柳宗元《三戒》

    因出己虫,纳比笼中。——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
    因跳踉大闞,断其喉,尽其肉,乃去。——唐·柳宗元《三戒·黔之驴》

  4. 因而

    因以其伯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韩奕》

    因使唐雎使于秦。——《战国策·魏策》

文字详解



yīn
【名】
(会意。从囗(wéi)大。大,人。甲骨文字形,象人在车席子上。本义:“茵”的本字,坐垫,车垫)
同本义〖mat;cushion〗
因,就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朱骏声注:“囗大俱非义。江氏永曰:‘象茵褥之形,中象缝线文理。’按即茵之古文。江说是也。”
原因〖cause〗
贵贱虽复殊途,因果竟在何处?——《梁书·范缜传》
自谓得其势,无因有动摇。——白居易《有木》诗

[查看更多]

因说文解字
因字源演变
热门书法家
热门书法作品欣赏
热门应用学习应用
back_img
功能直达
分享
反馈
热门应用
学习教育
好工具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