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ack_img
好工具
>
书法字典
>
书法字体
>
>
楷书
>
褚遂良

褚遂良 唐代

褚遂良(596年—658年或659年),字登善,杭州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 ,祖籍阳翟(今河南禹州),唐朝政治家、书法家。褚遂良工于书法,初学虞世南,后取法王羲之,与欧阳询、虞世南、薛稷并称“初唐四大家”,传世墨迹有《孟法师碑》《雁塔圣教序》等。初唐书法家中,以欧阳询、褚遂良二人最具有创新精神,褚遂良最能与时俱进,欧、虞两人书法,保留隋朝书风较多,褚遂良书法则能汲取众家之长,不被前辈们多抑制,他的字给人感觉骨肉分量达到均衡,且刚柔并济,清朗秀劲,英俊潇洒,力和美、骨与韵趋于一体,“真正开启‘唐楷’门户,堪称隋唐楷书过度的桥梁”,最终推动了唐代尚法书风的形成。
嗤字释义
拼音 chī 注音 ㄔ,
笔划 13 五行
五笔 KBHJ

基本释义

〈动〉

  1. (形声。从口,蚩声。本义:讥笑,嘲笑)同本义

    岂多嗤呼。——《后汉书·隗嚣传论》。注:“笑也。”

    人皆嗤吾固陋,吾不以为病。——宋·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

  2. 又如:嗤靳(讥笑、羞愧他人);嗤嗤(讥笑);嗤鄙(讥笑轻视);嗤玩(嘲笑玩弄);嗤戏(讥笑戏弄)

  3. 形容布等扯裂之声。如:嗤啦

  4. 表示唾弃和惊异

    嗤,这话才叫怪。没了命,倒说没有什么恨。——叶圣陶《夜》

文字详解


chī
【动】
(形声。从口,蚩声。本义:讥笑,嘲笑)同本义〖sneerat〗
岂多嗤呼。——《后汉书·隗嚣传论》。注:“笑也。”
人皆嗤吾固陋,吾不以为病。——宋·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
又如:嗤靳(讥笑、羞愧他人);嗤嗤(讥笑);嗤鄙(讥笑轻视);嗤玩(嘲笑玩弄);嗤戏(讥笑戏弄)


chī

[查看更多]

嗤说文解字
嗤字源演变
热门书法家
热门书法作品欣赏
热门应用学习应用
back_img
功能直达
分享
反馈
热门应用
学习教育
好工具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