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ack_img
好工具
>
书法字典
>
书法字体
>
>
其他
>
王羲之

王羲之 魏晋

王羲之(303—361,一说321—379),字逸少,东晋时期书法家,有“书圣”之称。琅琊临沂(今山东临沂)人,南渡后居会稽山阴(今浙江绍兴),晚年隐居剡县金庭。历任秘书郞、宁远将军、江州刺史,后为会稽内史,领右将军。其书法兼善隶、草、楷、行各体,精研体势,心摹手追,广采众长,备精诸体,冶于一炉,摆脱了汉魏笔风,自成一家,影响深远。风格平和自然,笔势委婉含蓄,遒美健秀。李志敏评价:“王羲之的书法既表现以老庄哲学为基础的简淡玄远,又表现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为基础的冲和。”代表作《兰亭序》被誉为“天下第一行书”。在书法史上,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“二王”。
咏字释义
拼音 yǒng 注音 ㄩㄥˇ,
笔划 8 五行
五笔 KYNI

基本释义

〈动〉

  1. (形声。从口,永声。又作“詠”。本义:曼声长吟;歌唱)

  2. 同本义

    詠,歌也。或从口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段注:“尧典曰:‘歌永言。’乐记曰:‘歌为之言也,长言之也。说之,故言之;言之不足,故长言之。’”

    搏拊琴瑟以咏。——《虞书》。郑注:“谓歌诗也。”

    五曰夷则,所咏歌九则,平民无二也。——《国语·周语下》

    人喜则斯陶,陶斯咏。——《礼记·檀弓》

    咏而归。——《论语·先进》

    咏殷周之《诗》。——班固《东都赋》

  3. 又如:咏士(诗人);咏雪(咏絮。泛指有诗才的女子);咏哦(歌咏吟哦);咏吟(曼声诵读);咏言(吟诗)

  4. 用诗词等形式来写景抒情

    若是而不从,动而不悛,则文咏物以行之,求贤良以翼之。——《国语·楚语上》

    歌以咏志。——《乐府诗集·曹操·步出夏门行》

  5. 又如:咏桑寓柳(喻表面上赞美此事物,实际是为寄托对他事物的情感);咏志(以诗歌抒发心志);咏风嘲月(诗人写诗,常以风月为题材,故常泛称写诗为咏风嘲月)

  6. 歌颂

    含淳咏德之声盈耳。——汉·王褒《四子讲德论》

  7. 又如:咏颂(歌颂);咏仁(歌颂仁德);咏德(歌颂高尚的品德)

〈名〉

  1. 指诗歌等韵文作品

    不有佳咏,何伸雅怀。——唐·李白《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》

文字详解



yǒng
【动】
(形声。从口,永声。又作“詠”。本义:曼声长吟;歌唱)
同本义〖chant;sing;intone〗
詠,歌也。或从口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段注:“尧典曰:‘歌永言。’乐记曰:‘歌为之言也,长言之也。说之,故言之;言之不足,故长言之。’”
搏拊琴瑟以咏。——《虞书》。郑注:“谓歌诗也。”
五曰夷则,所咏歌九则,平民无二也。——《国语·周语下》
人喜则斯陶,陶斯咏。——《礼记·檀弓》

[查看更多]

咏说文解字
咏字源演变
热门书法家
热门书法作品欣赏
热门应用学习应用
back_img
功能直达
分享
反馈
热门应用
学习教育
好工具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