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ack_img
好工具
>
书法字典
>
书法字体
>
>
其他
>
校官碑

校官碑

简介
全称《汉溧阳长潘乾校官碑》,碑额题为《校官之碑》,简称《校官碑》或《潘乾碑》。纵148厘米,横76厘米,厚22.5厘米,16行,行27字。
在南宋绍兴十三年(1143年)江苏溧水县尉喻仲远在固城湖(今江苏省高淳县境内)获得江南地区唯一的汉代石刻《汉溧阳长潘乾校官碑》(简称《校官碑》),碑主潘乾,字元卓,陈国长平(今河南西华县东北)人。此碑刻于东汉灵帝光和四年(公元181年)。灵帝光和中为溧阳长(故城在今江苏溧阳县西北四十五里)。卒后县丞赵勋及左、右尉董并、程阳等为之树碑颂德。此碑纵148厘米,横76厘米,厚22.5厘米,16行,行27字,文字多漫漶难以读识,元朝至顺四年(公元1333年),文学椽单禧刻有《释文碑》。内容
《校官碑》碑文内容是记述溧阳长潘乾的品行和德政。潘乾,字元卓,在溧阳县长的任期内,“政绩卓著,泽被乡里,”特别指出的是他“构修学宫,宗懿招德”(引《江苏金石志》)他兴办学校,宣扬教化,当地百姓刻石以纪念。根据清代著名学者,书法家翁方纲考:“官者,学舍之统称,潘君之职,自是县宰。东汉时不闻特设学校之官。永平幸南阳,所谓校官弟子者,学校之弟子耳。兹碑特颂其兴学之
呼字释义
拼音 注音 ㄏㄨ,
笔划 8 五行
五笔 KTUH

基本释义

〈象〉

  1. 常用来形容迅疾、风声等。如:呼呼(形容鼾声、风声、着火声);呼呼的(像风一样快);呼啦啦(多形容风声、流水声、鸟振翅声等)

文字详解


嘑、虖、謼

【动】
(形声。从口,乎声。本义:吐气,与“吸”相对)
同本义〖exhale;breatheout〗。生物体把体内的气体排出体外——与“吸”相对
呼,外息也。——《说文》(外息,指呼气)
阴盛则呼吸万物而藏之内也。——《书·大传》
候呼引针。——《素问·离合真邪论》
又如:呼哈(呼吸吞吐);呼噏(吐云纳气);呼息(呼吸,喘气);呼翕(呼气和吸气)

[查看更多]

呼说文解字
呼字源演变
热门书法家
热门书法作品欣赏
热门应用学习应用
back_img
功能直达
分享
反馈
热门应用
学习教育
好工具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