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ack_img
好工具
>
书法字典
>
书法字体
>
>
隶书
>
曹全碑

曹全碑

介绍
东汉中平二年(185年)十月立,明万历初年在陕西省郃县旧城出土,现在西安碑林。内容为王敞记述曹全生平。此碑是汉碑代表作品之一,是秀美一派的典型。其结体,笔法都已达到十分完美的境地。清万经评此碑:“秀美生动,不束缚,不驰骤,洵神品也。”
曹全碑(国宝级文物)汉中平二年(公元185)高272厘米,宽95厘米明万历初合阳县莘里村出土,1956年入藏西安碑林博物馆。
隶书也叫“隶字”、“左书”。是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的一种字体,把篆书圆转的笔画变成方折,在结构曹全碑上,改象形为笔画化,目的是为了书写方便、快速。始于秦代,普遍使用于汉魏。晋朝卫恒的《四体书势》说:“秦既用篆,秦事繁多,篆字难成,即令隶人(指胥吏,即办理文书的小吏)佐书,曰隶字。”就是说,隶书本来只是小篆的一种简率快速写法,到了汉朝,经过加工,发展成为一种具有艺术价值的字体。秦隶也叫“古隶”,同小篆相差不很远:汉隶也叫“今隶”,其笔势、结构都与小篆不同。汉隶西汉与东汉也有较大的区别,西汉的隶体笔画比秦隶简省,但尚无波磔(捺笔挑势);至东汉时,始有波捺,后人又叫“八分”。隶书的结构打破了六书的传统,奠定了楷书的基础,提高
动字释义
拼音 dòng 注音 ㄉㄨㄥˋ,
笔划 6 五行
五笔 FCLN

基本释义

〈动〉

  1. (形声。从力,重声。《说文》古文从“辵”。本义:行动;发作)

  2. 同本义

    动,作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动而健。——《易·彖传》。虞注:“震也。”

    效天下之动者也。——《易·系辞》。虞注:“发也,变动不居。”

    将终岁勤动。——《孟子》。注:“作也。”

    度义而后动。——宋·王安石《答司马谏议书》

    寨中人蜷伏不少动。——清·徐珂《清稗类钞·战事类》

  3. 又如:按兵不动;动着(开始下棋);动止(行动和静止;训练调度);动烦(爆发战乱);动转(行动,活动)

  4. 摇动,震动,移动。与“静”相对

    风移影动。——明·归有光《项脊轩志》

    秋风之动容兮。——《楚辞·抽思》

    物莫之能动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论威》

    夜间,大鱼动。——《韩非子·内储说上》

  5. 又如:动耽(动弹);动履(走动);动展(伸展;活动);动息(动静;消息);动惮(动静);动程(动身;起程);风吹草动;别动人家的东西;振动;活动;动起(方言。动不动);动移(移动);动步(迈步前行);动不得;不能动

  6. 动摇;震撼

    忽魂悸以魄动,恍惊起而长嗟。——李白《梦游天姥呤留别》

    所以动心忍性,曾益其所不能。——《孟子·告子下》

    风雨不动安如山。——唐·杜甫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

  7. 触动感应;感动

    明则动。——《礼记·中庸》。注:“动,动人心也。”

    乡园多故,不能不动客子之愁。——明·宗臣《报刘一丈书》

  8. 又如:动性(动心);动心(遇事而心志动摇;感动人心)

  9. 萌动

    春气动,鲜不疫矣。——清·方苞《狱中杂记》

  10. 做;操作;劳作

  11. 又如:动作(劳动;耕作);动乖(动不动就违反);动事(兴办事业;日常应用的器具)

  12. 使用。如:大动干戈;动支(动用支取);动使(动事。用具;器皿);动筷子;动文

  13. 改变。如:动色(脸色改变);动意(改变意向);动一两个字

  14. 〈方〉∶吃。如:她向来不动鱼虾;动啖(吃东西)

〈副〉

  1. 动不动,常常

    曹公,豺虎也,挟天子以征四方,动以朝廷为辞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

文字详解



dòng
【动】
(形声。从力,重声。《说文》古文从“辵”。本义:行动;发作)
同本义〖act;breakout;showeffect〗
动,作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动而健。——《易·彖传》。虞注:“震也。”
效天下之动者也。——《易·系辞》。虞注:“发也,变动不居。”
将终岁勤动。——《孟子》。注:“作也。”

[查看更多]

动说文解字
动字源演变
热门书法家
热门书法作品欣赏
热门应用学习应用
back_img
功能直达
分享
反馈
热门应用
学习教育
好工具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