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ack_img
好工具
>
书法字典
>
书法字体
>
>
其他
>
毛泽东

毛泽东 当代

毛泽东(1893年12月26日-1976年9月9日),字润之(原作咏芝,后改润芝),笔名子任。湖南湘潭人。中国人民的领袖,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,无产阶级革命家、战略家和理论家,诗人,书法家。毛泽东手书古诗词,在书法境界上已臻出神入化。从百幅真迹来看,毛泽东的书法和诗意极为融洽,浑然一体,豪迈、苍凉、委婉、激越,风雨雷电、水流花开、天地肝胆、大泽龙蛇,博大的心胸、纯美的诗情,毛泽东凭手中的长锋狼毫笔,在尺幅间、时空中,留下了人间正道、男儿意气、云水襟怀和审美理想。可以说,毛泽东的书法在六十至七十年代,已达到了巅峰。 有人形容其有“二王”之秀逸,孙过庭之俊美,张旭之狂韵,怀素之放肆,苏黄之雄厚。
剥字释义
拼音 bāo,bō 注音 ㄅㄠ,ㄅㄛ,
笔划 10 五行
五笔 VIJH

基本释义

〈动〉

  1. ∶去掉物的外皮或壳(多用于口语)

    或剥或烹。——《诗·楚茨》

  2. 又如:剥花生;剥碗豆;剥牛皮;剥葱皮

  3. 另见bō

〈动〉

  1. (会意。从刀,从录,“录”又兼作声符。“录”,《说文》:“刻割也。”本义:削;剥离;剥脱,即去掉物体表面上的东西)

  2. 同本义

    剥,裂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剥,离也。——《广雅》

    或剥或亨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楚茨》

    然不剥脱,不砥厉,则不可以断绳。——《荀子·强国》。注:“剥脱,谓刮去其生涩。”

    冬日至,令剥阴木而水之。——《周礼·秋官》。注:“刊、剥互言耳,皆谓斫去次地之皮。”

    溪头卧剥莲蓬。——宋·辛弃疾《清平乐·村居》

  3. 又如:剥除(削去);剥割(割削);剥制(剥取或削除外皮,加工制作);剥皮(剥去外皮)

  4. 割裂

    是剥是菹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信南山》

  5. 脱落

    实熟则剥。——《庄子》

    汉隶岁久,风雨剥蚀,故其字无复锋芒。——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

  6. 又如:剥落(剥损脱落;落地,没有选上);剥缺(剥落残缺);剥坏(剥落损坏)

  7. 强制除去

    裸剥士女。——房玄龄《晋书》

  8. 又如:剥庐(剥夺他人荫庇之所;穷困的居所);剥放(斥退)

  9. 盘剥;掠夺

    故为吏牧民者竞相剥削。——《梁书·贺琛传》

    患在于剥夺之不已。——元稹《钱货议状》

  10. 又如:剥害(盘剥伤害);剥褫(革除;褫夺)

  11. 罢免,革除。如:剥坐(革职治罪);剥辱(谓革职之辱)

  12. 伤害

    剥丧元良。——《书·泰誓中》

  13. 又如:剥丧(伤亡);剥戮(伤害杀戮);剥丧(伤亡;丧乱)

  14. 衰微;减少。如:剥极(时运不利或事物衰败到了极点)

  15. 另见bāo;pū

文字详解


bāo
【动】
〖口〗∶去掉物的外皮或壳(多用于口语)〖shell;skin;peel;peeloff〗
或剥或烹。——《诗·楚茨》
又如:剥花生;剥碗豆;剥牛皮;剥葱皮
另见bō

剥壳
bāoké

[查看更多]

剥说文解字
剥字源演变
热门书法家
热门书法作品欣赏
热门应用学习应用
back_img
功能直达
分享
反馈
热门应用
学习教育
好工具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