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ack_img
好工具
>
书法字典
>
书法字体
>
>
楷书
>
陆柬之

陆柬之

人物简介
陆柬之(他与欧、虞、褚并称初唐四大家(但一般说为欧、虞、褚、薛))生卒:585年生,638年逝世
籍贯:唐吴(今江苏苏州)人
家谱:虞世南外甥
擅长:草书笔意尤为古雅,终于成为名重一时的大书法家,与欧、褚齐名。工正行书
经历:官至朝散大夫、太子司议郎、崇文侍书学士
陆柬之(585-638)唐吴人。元方伯父,虞世南甥,官至朝散大夫,守太子司议郎。以书专家,少学舅氏,而世南学于永禅师,皆有礼法。柬之与欧、渚齐名,隶行入妙,草入能。隶行于今殆绝遗迹,尝观其草书意古笔老,信乎名不虚得也。尝书头陀寺碑、急就章、陆机文赋、龙华寺额、武丘东山碑,最闻于时。传见《唐书·陆元方传》。书法艺术
陆柬之陆柬之最初书学虞世南,又学欧阳询,晚临摹王羲之、王献之父子。草书笔意尤为古雅,终于成为名重一时的大书法家,与欧、褚齐名。工正行书。善临摹,虽“工于效仿,劣于独断”,但有较高成就。当时亦有人把他与欧、虞、褚并称初唐四大家(但一般说初唐四大家为欧、虞、褚、薛)。隶、行书为妙品,草书为能品。他的书法作品流传甚少,隶行殆已绝迹。依据现在流传下来的《兰亭诗》、《文赋》来看,他的书学师承传递关系,
函字释义
拼音 hán 注音 ㄏㄢˊ,
笔划 8
五笔 BIBK

基本释义

〈名〉

  1. (象形。今隶误作函。本义:舌)

  2. 同本义

    圅,舌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若合而函吾中。——《国语·楚语》。注:“入也。”按,如舌之在口中也。

    口上曰臄,口下曰圅。——《通俗文》

    噱,圅舌也。——《广雅·释亲》

  3. 盛物的匣子、套子

    函封之。——《战国策·燕策》

    函封。

    买五人之脰而函之。——明·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

  4. 又如:剑函;镜函

  5. 传达消息或指示的信件(古代寄信用木函)。如:函仪(信件礼物);函章(信件公文);函片(信件);函札(书信)

  6. 邮政。如:函购

  7. 信封

    发函伸纸,…。——《文选·吴质·答东阿王书》

  8. 铠甲

    函,铠也。——《广雅》

  9. 又如:函人(制造铠甲的工人)

〈动〉

  1. 包含;容纳

    席间函丈。——《礼记·曲礼》。注:“容也。”

    夫函牛之鼎沸。——《淮南子·诠言》。注:“受一牛之鼎也。”

    以函夏之大汉兮。——《汉书·扬雄传》。注:“包容也。”

    函之如海。——《汉书·叙传》。注:“读与含同。”

    臣蜯函珠。——张衡《南都赋》

  2. 又如:函夏(包函诸夏。意指中国全部);函括(包含,包括);函盖(包含;概括)

  3. 容纳。如:函牛(谓能容纳一头牛,指大鼎);函受(犹容纳;包容);函育(容纳化育);函席(谓能容一席的小地方)

  4. 用匣子或封套装盛

    函梁君臣之首。——宋·欧阳修《新五代史·伶官传》

  5. 又如:函匣(谓置物于匣中);函封(用匣子盛而封之);函首(用匣子装盛人头)

  6. 致函;去信。如:函请(用书信请求或邀请);函调(通过书信方式进行调动;用书信方式进行调查);函邀(用书信方式进行邀请)

  7. 陷入

    若合而函吾中,吾上下必败其左右。——《国语·楚语上》

〈形〉

  1. 宽阔

    伊兹都之函宏。——左思《吴都赋》。注:“宽大也。”

  2. 又如:函弘(广大。弘,或作宏)

文字详解



hán
【名】
(象形。今隶误作函。本义:舌)
同本义〖tongue〗
圅,舌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若合而函吾中。——《国语·楚语》。注:“入也。”按,如舌之在口中也。
口上曰臄,口下曰圅。——《通俗文》
噱,圅舌也。——《广雅·释亲》

[查看更多]

函说文解字
函字源演变
热门书法家
热门书法作品欣赏
热门应用学习应用
back_img
功能直达
分享
反馈
热门应用
学习教育
好工具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