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ack_img
好工具
>
书法字典
>
书法字体
>
>
其他
>
文彦博

文彦博 宋代

文彦博(1006年10月23日-1097年6月16日),字宽夫,号伊叟 。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、书法家。彦博工书法、善墨翰,结字疏宕闲雅,笔法清劲,笔势飞动,风格英爽,蕴藉凝重,颇有唐人风致受颜真卿书法影响尤深。宋周必大《益公题跋》说:“公年过七十,笔力犹清壮如此,非独见所养深厚,亦足占寿考之祥矣。”又说:“公字虽不甚置意,亦时有唐人风致,非无师法者。”宋黄庭坚《山谷集》也说:“潞公书笔势清劲,真不愧古人。”宋楼钥在《攻愧集》中说:“潞公翰墨飞动,使人望而畏之。”宋朱长文《墨池编》称:“文潞公书,风格英爽。”存世书迹有《祠部帖》、《三札卷》、《内翰帖》(又称《得报帖》)。
况字释义
拼音 kuàng 注音 ㄎㄨㄤˋ,
笔划 7 五行
五笔 UKQN

基本释义

〈名〉

  1. (形声。从水,兄声。本义:寒冷的水)

  2. 同本义

    況,寒水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段玉裁注:“未得其证。…古矧兄、比兄,皆用兄字;后乃用況字,后又改作况。”

  3. 情形,景况(侧重于整个事物的概况)

    乱况斯削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桑柔》

    客有问雁山游况者,聊以塞责,不足观也。——韩愈《雁山杂记》

  4. 又如:况味(境况情味。有时专指境遇);闲况;状况;实况;战况;情况;盛况

  5. 兄。如:况老(方言。称哥哥);况汉(方言。称哥哥)

〈动〉

  1. 比拟,比喻

    案火灭不能复燃以况之,死入不能复为鬼,明矣。——王充《论衡》

  2. 又如:每下愈况

  3. 光顾;访问

    足下不远千里,来况齐国。——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

  4. 通“贶”。赐予

    成(盛)名况乎诸侯。——《荀子》

    北面拜况。——《礼记·聘礼》

    亦无况也。——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

    况使臣以大礼。——《国语·鲁语下》

  5. 又如:况施

〈连〉

  1. 表示递进关系,相当于“何况”、“况且”

    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。——《后汉书·列女传》

    况君前途尚可。——《世说新语·自新》

    况大国乎。——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
    况刘豫州王室之胄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

    况流俗乎。(流俗:指一般人,世俗之人。)——清·刘开《问说》

    况草野之无闻者欤。——明·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

  2. (何况在乡间那些没有声名的人呢?草野,与“朝廷”相对,借指民间。闻,这里应读“wèn”,声名,声誉)

    竹柏皆冻死,况彼无衣民!——白居易《村居苦寒》

  3. 又如:况乃(何况;况且)

  4. 〈副〉,更加

    仆夫况瘁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出车》

    以众故,不敢爱亲,众况厚之。——《国语·晋语》

  5. 又如:况瘁(益加劳瘁、憔悴);况复(更加)

文字详解



kuàng
【名】
(形声。从水,兄声。本义:寒冷的水)
同本义〖coldwater〗
況,寒水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段玉裁注:“未得其证。…古矧兄、比兄,皆用兄字;后乃用況字,后又改作况。”
情形,景况(侧重于整个事物的概况)〖condition〗
乱况斯削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桑柔》
客有问雁山游况者,聊以塞责,不足观也。——韩愈《雁山杂记》

[查看更多]

况说文解字
况字源演变
热门书法家
热门书法作品欣赏
热门应用学习应用
back_img
功能直达
分享
反馈
热门应用
学习教育
好工具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