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ack_img
好工具
>
书法字典
>
书法字体
>
>
隶书
>
隶辨

隶辨

隶辨
八卷(内府藏本)
国朝顾蔼吉撰。蔼吉号南原,长洲人。是书钩摹汉隶之文,以宋《礼部韵》编次。每字下分注碑名,并引碑语。前有《自序》云:“锐志精思,采摭汉碑所有字,以为解经之助。有不备者求之《汉隶字源》。”又云:“《字源》多错谬。舩船称再,体或不分。血皿朋多,形常莫别。悉从《隶释》、《隶续》,详碑定字,指摘无馀。”今考此书,字形广狭,与世所刻娄机《汉隶字源》相同,是阴以机书为藁本。且汉碑之出於机後者,仅《鲁孝王刻石》、《太室》、《少室》、《开母》诸石阙及《尹寅》、《孔褒》、《曹全》、《张迁》、《韩仁》数种。视机书所列,不过百分之一、二。机所见三百九种,其存於今者不过《景君》、《孔和》、《史晨》、《韩敕》、《孔谦》、《孔宏》、《鲁峻》、《郑固》、《孔宙》、《苍颉》、《衡方》、《张寿》、《孔彪》、《潘乾》、《武荣》、《王涣》、《郑季宣》、《白石神君》、《西狭颂》、《郙阁颂》二十馀种。较其碑目所列,已不及十分之一。此二十馀种之外,纵旧拓流传,亦断璧零玑,偶然一遇,决不能如是之多。蔼吉何由得见原碑,一一手摹其字,则所云不备之字,始求之《字源》,殆不足凭。又每字下所引碑语,亦多舛错。
停字释义
拼音 tíng 注音 ㄊㄧㄥˊ,
笔划 11 五行
五笔 WYPS

基本释义

〈动〉

  1. (形声。从人,亭声。本义:停止,止息)

  2. 同本义

    停,定也,定于所在也。——《释名·释言语》

    潢汙行潦之水。——《左传·隐公三年》。注:“潢汙,停水。”

    停杯投箸不能食。——唐·李白《行路难》

    琵琶声停欲语迟。——唐·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

    余亦停弗上。——《徐霞客游记·游黄山记》

    时方冬停遣。——清·方苞《狱中杂记》

  3. 又如:停床(指亡故);停市(停止交易);停刑(停止执行刑罚);停步(停止前进)

  4. 停留,暂时居住

    停数日。——晋·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

    停于大室之隅。——唐·李朝威《柳毅传》

  5. 又如:停留长智(耽搁久了,自会想出主意来);停伫(停留伫立);停逗(停留);停眠(停留住宿);停待(等待;停留);停缓(停留缓行);停蓄(停留蓄积);停积(停留蓄积)

  6. 停放;停泊

    停车坐爱枫林晚,霜叶红于二月花。——杜牧《山行》

    停船暂借问,或恐是同乡。——崔颢《长干行》

  7. 又如:停丧挂孝(停棺在家等待吊丧,悬挂孝幛,戴孝尽礼);停柩(停灵。停放灵柩或在埋葬前暂时停放)

  8. 蓄积。

  9. 如:停蓄(停积);停食(积食);停浸(聚积);停涵(停蓄沉浸);停塌(屯积);停潦(积水)

  10. 抚育。

  11. 如:停育;停毒(化育;养育)

  12. 耸立。

  13. 如:停停(耸立貌;高貌)

  14. 停滞。

  15. 如:停阴(集结不散的阴云);停云(停止不动的云);停云落月(在信中表示对友人的思慕)

〈名〉

  1. 成数,总数分成几份,其中一份叫一停。

  2. 如:十停人中有八停人去了

  3. 通“亭”。行人停留宿食的处所。

  4. 如:停传(宿站);停落(驿亭村落);停居(租寓之所)

〈形〉

  1. 停当。妥贴;妥当。

  2. 如:停妥(停当妥贴);停稳(妥贴);停腾(停当);停脱(停当);停停当当(妥妥贴贴);停停脱脱(稳稳当当)

  3. 平均的。

  4. 又如:停分(均分,各据一半);停匀(匀称);停直(匀而直)

  5. 正值

    自非停午夜分,不见曦月。——《水经注·江水》

    持钵安行,出彼祗树,不逾停午,以福众生。——梁·沈约《千僧愿会文》

  6. 又如:停午(正午)

文字详解


tíng
【动】
(形声。从人,亭声。本义:停止,止息)
同本义〖stop;cease;halt〗
停,定也,定于所在也。——《释名·释言语》
潢汙行潦之水。——《左传·隐公三年》。注:“潢汙,停水。”
停杯投箸不能食。——唐·李白《行路难》
琵琶声停欲语迟。——唐·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
余亦停弗上。——《徐霞客游记·游黄山记》

[查看更多]

停说文解字
停字源演变
热门书法家
热门书法作品欣赏
热门应用学习应用
back_img
功能直达
分享
反馈
热门应用
学习教育
好工具推荐